词条 | 第七节 水土保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第七节 水土保持甘肃省的水土保持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见诸于《诗经·公刘》篇,记述了周部落首领公刘率领部族移居黄河上游甘肃境内的泾河一带,治土治水,发展农业生产的情况。《汉书·沟洫志》记述了泾河上引洪漫地的情况。现代的梯田是由古代的沟洫发展而来。早期沟洫在农田四周开沟渠,涝时开放,排除田间积水,旱时封闭,蓄水抗旱。此后,在坡耕地上布设沟洫时,注意平行等高线开沟取土,而且随着耕地逐年向陡坡发展,各农户耕地间地塄更加分明,逐步形成了距今至少有五百年历史的老式梯田。 第七节 水土保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