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Disanci guonei geming zhan zheng1945年—1949年期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革命战争。又称“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抢夺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革命力量,内战危机十分严重。蒋介石由于发动全国内战的准备尚未就绪,便一面加紧内战部署,一面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和平谈判。中共中央为尽一切可能制止内战,揭露蒋介石的政治欺骗,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去重庆谈判,于10月10日签订《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又签订了停战协定。同时宣布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当国民党反动派认为全面内战已经准备就绪,便背信弃义地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于6月26日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国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在1946年7月至1947年6月,坚决执行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的方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及对山东和陕北的重点进攻。与此同时,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爱国运动也逐步高涨,形成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使国民党反动派处于全民包围之中。1947年6月3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标志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表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行动口号。同时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开展了整党和新式整军运动,为夺取全国胜利准备了条件。人民解放战争的进展极为迅速,不仅消灭了大量的国民党军队,而且连续攻克了大批国民党“重点设防”的城市。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敌154万人,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进程。1949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决定了党对取得全国胜利以后的基本政策。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签订和平协定。21日晨,人民解放军遵照毛泽东和朱德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强渡长江天堑,于23日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政府统治的覆灭。接着,各野战军分别向西北、西南、中南、华东进军,相继解放了除台湾以外的全国各大城市和广大地区。从1946年7月至1950年6月,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807万人,取得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亦称“中国人民解放战争”。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推翻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而进行的伟大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集团,一面虚假地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一面积极准备内战。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大举进犯解放区。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英勇自卫,开始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至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爱国民主运动不断高涨,形成了反对蒋介石统治的第二条战线。从1947年7月起,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在国民党统治区作战,迅速改变了敌我力量对比,迫使国民党军由全面防御改为重点防御。此时解放区实行了彻底的土地改革,进一步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1948年9月起,人民解放军展开战略决战,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歼灭了国民党军主力。1949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决定了夺取全国胜利及一系列方针政策。因南京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23日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接着向西北、西南、东南、华东进军,解放了除台湾以外的全国大陆,歼灭了800万国民党军队,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亦称“中国人民解放战争”。1946年至1950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而进行的伟大革命战争。从1946年7月至1950年5月,解放战争历时4年,人民解放军共歼灭了国民党军队807万人,其中俘虏458万人,毙伤171万余人,争取投诚63万余人,争取起义和接受改编114万余人;俘虏、击毙和争取投诚起义的旅级和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686名。人民解放军由战争初期的120余万人发展到530万人。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负伤104万人,牺牲26万人,失踪和被俘19万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