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第三节 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第三节 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第三节 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经过新中国成立45年以来的实践,安徽发展农村经济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三节 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经过40多年的实践,山东广大干部和农民总结了一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第三节 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河北省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使广大农民取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带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是:


第三节 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农业经历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初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这期间辽宁农业发展速度较慢,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主要副食品长期依靠国家调入,属于短缺型农业。第二阶段,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时间跨度贯穿“六五”、“七五”、“八五”全过程,这期间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出标志的农村各项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辽宁农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80年代末达到120亿公斤的水平,90年代上半期又达到140亿公斤的水平,主要副食品产量基本上实现了需求总量平衡,使辽宁农业进入了自给型阶段。从“九五”开始,辽宁农业正在进入以产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为标志的第三个发展阶段。
综观辽宁农业的发展历程,1996年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全省在耕地减少近133.33万公顷,人口增加2 000万人的情况下,粮食总量增加了100多亿公斤。粮食产量的大幅度增长,使全省的人均占有水平明显提高。“八五”时期人均年占有粮食379.5公斤,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人均年占有粮食333公斤增长了14%,比同期全国人均年占有粮食278.5公斤多1公斤,实现了总量供需平衡。主要副食品已经实现自给有余。全省肉、蛋、奶、水产品总产量,已由1980年的105.3万吨增加到1996年的647万吨,年均递增12%。蔬菜和水果产量也有了较快增长,人均占有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些品种还批量销往外地。特别是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进一步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到1996年,全省乡镇工业增加值达651.6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47.2%; 农村社会各产业增加值达1400多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44%;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 150元,10年内年均递增15%,其中1/4左右的农民生活水平已达到或超过小康标准,尚未解决温饱的人口已由1990年的210万人减少到56.5万人。
辽宁大中型工业企业约占全国总数的10%,在工业比重大,城市人口多,农业负荷重的情况下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总结其基本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