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第二节 国际农业科技、教育交流与合作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第二节 国际农业科技、教育交流与合作

历史上,福建曾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口岸,通过商贸交往自发地引进和输出一些作物品种,进行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进入本世纪初,福建开始逐步有意识地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和小型农产品加工设备等,发展农业生产,但总体上还谈不上国际交流合作。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状态,福建农业科技、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也仅依据国家的计划任务和安排,限于在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中进行,引进一些动植物品种、必要的仪器设备,进行考察、访问,输出一些传统的种养技术。在60—70年代,先后派出农业专家赴非洲马里、塞拉利昂和古巴、越南等国家,进行农业考察和茶叶、甘蔗、水稻栽培技术的指导。这个时期,农业对外交往数量少,内容单一,对省内农业生产发展影响不大。改革开放后,福建发挥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优势,加大对外开放步伐,农业科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蓬勃发展,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对外交流合作的新阶段。到1995年,全省出国出境考察学习、研修、培训以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农业科技人员,共有400多批,1 100多人次;外国农业专家、教授、企业家来访、考察,举办科技讲座或作学术报告,洽谈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等,有近500多个团组,2 000多人次。这些交流与合作对福建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科技、教育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