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第八节 农业环境与保护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第八节 农业环境与保护

上海开埠以前,上海农村的农业环境是洁净的。开埠以后,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三废”增加,直接影响郊区的农业环境,其废水严重影响近郊和中郊河水的水质。60年代以后,乡镇工业的发展,也产生许多“三废”;农村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特别是施用残毒农药;农村在快速发展畜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畜禽粪尿,不能完全当作有机肥料利用,有些流入河浜中。这些都成为影响农业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60年代,城市工业开始治理“三废”。80年代,郊区各区县也开始重视治理“三废”工作。如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停止使用高残毒农药和有机氯农药;对人畜粪便加强管理,大型畜禽场开始建设粪便处理工程,防止或减少流失;对于乡镇工业企业的“三废”排放,加强监控,责令定期治理,控制排污。从90年代开始,郊区农业环境逐步好转。


第八节 农业环境与保护

农业环境是指农业生产与农村发展的自然环境条件,主要包括大气、水体和土壤的质量。北京市农业自然环境,自50年代开始,随着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以及农业化学物质的使用,造成对大气、水体、土壤的污染,使农业环境降低了质量。
随着对环保工作认识的逐步提高,北京郊区的农业环境保护工作逐渐开展起来,在遏制农业环境质量恶化和治理污染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