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第四节 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第四节 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民主革命时期,就已积累了许多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成功经验,初步形成了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学说。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同全国一样,江苏各级党组织继承和发扬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型农民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坚持用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农民,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风尚水准,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新中国成立初期,配合“土改”、“抗美援朝”、农业合作化运动及贯彻第一个五年计划等党的中心工作,在农村广泛开展“谁养活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的阶级教育,社会主义的启蒙教育,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过渡时期总路线教育,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教育等一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树立起翻身得解放的主人翁责任感,激发起高昂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之后,各地围绕党的八大制定的路线,开展了党的总路线教育,60年代开展了学雷锋活动,70年代学大寨运动中开展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爱国家、爱集体教育,这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期间,尽管有过种种历史曲折,阶段性受到极“左”路线和严重忽视思想工作错误思潮的干扰和影响,但总体看,江苏农村的宣传思想工作是卓有成效的。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江苏农村的宣传思想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摸索和创造了许多富有江苏特色的好经验、好做法,使新时期农村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保证了农村改革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四节 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6: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