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算缗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44 算缗钱

西汉时对商人、高利贷者、手工业者和车船所有者征收的财产税。缗钱是指成串的钱,一千文为一缗。汉赋成人出一算,一算为一百二十钱,称算赋。武帝元狩四年(前119),颁布“缗钱令”,规定商人、高利贷者把财产折成缗钱,向政府登记,按其交易额或贷款额征税,每二千钱抽一算。手工业者的财产,凡四千钱抽一算。平民车一辆征税一算,商人加倍。船五丈以上征税一算。隐匿不报或呈报不实,则没收其财产,并罚戍边一年。缗钱税初行于工商业,后又推及一般人民财产。由于富商大贾隐匿或虚报,元狩六年冬 (前117) 又发布:“告缗令”,即对隐匿不报或自报不实者,鼓励知情者揭发,查实后奖给所没收财产之半。并命杨可主持告缗。此法一行,告缗之风骤起。《汉书·食货志》记载:“杨可告缗遍天下,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没收的“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于是商贾中家以上大抵破。” 由于苛扰太甚,元封元年(前110) 停。

算缗钱

汉武帝时对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和车船所有者征收的赋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初算缗钱”,对商人和高利贷者,按其交易额或贷款额征税,每二千钱一算;对手工业者出售产品,按其价值征税,每四千钱一算。平民车一辆征税一算,商人加倍。船五丈以上也征税一算。算为一百二十钱。隐匿不报或报而不实者,除没收财产外,并戍边一年。举发隐匿者以半数给赏,是为告缗。杨可主持告缗时,“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于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史记·平准书》)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