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管道运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09 管道运输使用管道输送流体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管道运输已形成独立的技术门类和工业体系,它同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并列为五种主要运输方式。管道输送的主要货物是油品、天然气、煤浆以及其他矿浆。中国是最早使用管子输送流体的国家。约在公元前200多年,已经出现了用打通竹节的竹子连接起来输送卤水的管道,由于竹子可就地取材、耐腐蚀,这项技术流传至今。现代管道建设是随石油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1958年我国建成了克拉玛依到独山炼油厂两条并行输油管道,全长300公里。1970年8月至1975年9月在东北地区建成8条输油管道,总长2471公里,构成大庆至大连、大庆至秦皇岛两条输油大动脉。1975年又建成秦皇岛至北京管道。随着胜利、华北、长庆和中原油田的开发,又先后建成鲁宁 (临邑至南京)、东黄(东营至黄岛)、任京 (任丘至北京)、任沧 (任丘至沧州)、沧临(沧州至临邑)、濮临 (濮阳至临邑)、中洛 (濮阳至洛阳)等管道,还建成了惠宁 (惠安堡至中宁)、马惠 (马岭至惠安堡)、克乌(克拉玛依至乌鲁木齐)管道。在原油总运输量中,管道运输比重由1966年25.3%上升到1984年的62.89%。输气管道主要集中在四川。1963年建成巴渝(巴县石油沟至重庆)第一条大口径管道,总长54.7公里。又陆续建成威成(威远至成都)、泸渝(垫江卧龙河至重庆) 管道。1988年我国输油输气管道总长14338.7公里。目前我国已有年敷设管道1000公里的能力。 管道运输使用管道输送流体货物(主要是石油、天然气等液、气体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由大型钢管、泵站和加压设备等组成。特点是:运量大,一条管径720毫米的管道,相当于一条铁路的运量;永久性占用土地少;可以长期稳定运行;维修量小;耗能低、漏失污染小。分为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天然气管道和固体料浆管道(前两类通常称为油品管道或输油管道)。 管道运输pipeline transportation用管道长距离输送大宗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利用输送设备(如泵、压缩机等)增压以驱动流体,通过大多埋设于地下的管道输往目的地。主要特点是:运量大;易取捷径缩短运距,占用土地少;耗能少,运费比铁路和内河低,但高于海运;挥发损耗和漏失污染均少,较其他运输方式安全。管道运输不如其他运输方式灵活,只适用于单向、定点、量大的货物运输。它是随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而兴起的,始于1865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修建了第一条管径50mm、长9756m输送原油的管道。20世纪50年代以来,管道运输迅速发展,现已成为独立的技术门类和工业体系,已建成不少跨国的油气供应网。例如,在东西欧连接成网,并跨越地中海连接欧非大陆,由前苏联、北海油田和阿尔及利亚共同供气的输气管网,是欧洲各国国民经济的命脉。目前,世界各国的原油约85%以上是用管道运输的,管径最大达1.22m,年输油量在1亿t以上。管道运输是陆上大量输送天然气的惟一方式,目前管径最大的达1.42m,年输气量在300亿标m3以上。近二三十年来,已建成多条固体料浆管道,用于输送煤、石灰石、铁矿砂、铜矿砂等;有少数管道输送氢、氮、二氧化碳和液态硫。中国早在公元前200年就有用竹筒连接起来输送卤水的管道。截至2003年,中国已建成12443km的输原油管道,16539km的输天然气管道,约3294km的输成品油管道。 管道运输pipeline transportation见交通门类“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管道运输石油和天然气的管道运输。开始于1959年,即克拉玛依—独山子输油管道的建成投产。该管道长148千米,也是我国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道,初期年输油能力仅40万吨。以后,又相继修成了克拉玛依—乌鲁木齐的输油管道,轮南—库尔勒—鄯善的输油管道,鄯善—乌鲁木齐的输气管道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自治区境内共有输油管道10条,输气管道6条,总长度约3680千米,年总输油能力2480万吨,输气30亿立方米。 管道运输用管道作为运输工具的一种长距离输送液体和气体物资的运输方式。是统一运输网中干线运输的特殊组成部分。沿黄地区目前已建成任丘——临邑——仪征、东营——临邑——黄岛、濮阳——临邑、濮阳——洛阳和南阳——荆门等输油管道,濮阳——沧州——郑州——安阳等输气管道,以及青海格尔木——西藏拉萨的成品油管道等管道运输线。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