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70年代,广东改造中低产田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全国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大气候的推动下,全省掀起了大搞农田基建改造低产田的热潮。1973年,广东省成立广东省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地(市)、县各级也相应成立农建指挥机构,省制定了大搞农田建设改低的六条标准:❶水利设施完善旱涝保收;
❷土层深厚肥沃,沙泥适中;
❸田面平整,排灌畅通;
❹土壤不含有毒物质,无咸、酸、铁锈水和冷泉水为害;
❺能适应水旱轮作和实现一年两熟;
❻沟、渠、路、林配套,而且要与治水治山相结合。各地兴办了一大批改造山坑田、梯田、低朗田、咸酸田等各类型的典型,还编印了《农田基本建设样板资料》、《低产田水利改造》分发各地(市)、县有关农建、水利部门参考,很快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农建改低高潮。1975年至1977年为全省农建改低持续高潮时期,年最高上工劳力达到1 000万人以上,占劳动力的6—7成。基建工程由原来以生产队为单位发展到以大队和社县为单位,进行大面积大范围整治。由单一治水发展到以河系为对象,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从季节性施工发展到组织专业队常年干与群众突击相结合。经过70年代的农田基本建设,广东的改造中、低产田上了一个大台阶,粮食单产有了较大的提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3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