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管理学派
亦称 “系统学派”。20世纪60年代前后盛行于西方。该学派是运用一般系统理论的范畴、原理来分析和研究经济组织及经济管理的一种管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弗莱蒙特·卡斯特、詹姆斯·罗茨韦克、理查德·约翰逊等。代表作为卡斯特和罗茨韦克1970年出版的 《组织与管理——从系统出发的研究》 一书。系统理论学派以一般系统理论为依据,系统地阐述了系统观点、系统分析、系统管理三者的关系,分析了组织和管理的系统模型,以及系统管理中的各项管理职能。系统学说把系统扩大到整个社会,第一次把企业看成是一个物质的、个人的和社会的几方面要素组成的 “协作系统”,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是 “这几方面要素的协调”。
其基本理论有:
(1) 经济组织是一个系统,它由人、物、信息等要素构成。管理者的目的是要力求保持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平衡稳定,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既有组织的目标,又有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
(2) 经济组织是一个人造开放系统。它是存在于更大系统中的分系统。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看来,同其组成部分和子系统在性质上是不同的,不能简单地把它看成是各个要素的总和。管理者在实现其目标时,应特别注意其间的内在联系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变化情况。应时时与其它有关系进行信息、人才、技术、资金、产品等能量的交换。
(3) 经济组织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投入的是劳动力、各种物资和各类信息,产出的是各种产品或服务、盈利或亏损。管理者为求得尽可能多的利益,必须注意投入与产出的特点和比例。
(4) 企业组织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和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运用系统理论进行组织变革,以求得最优的效益。
该学派的系统方法为: 按照所研究的管理对象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中加以考察。它把研究对象看作为一个系统,试图从系统观点出发,探讨系统内的整体与部分 (或要素) 间、整体与外部环境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最优的研究管理。其步骤有: 问题阐述; 目标确定; 信息汇集; 建立模型; 系统分析; 最优化; 决策; 实施。
具体系统控制步骤有:
❶提出问题——找出企业组织系统中存在所应必须解决的问题,包括统一认识、估定范围、划定界限;
❷系统分析,包括: 问题结构、定量化、模型化、确定计划、逻辑试验、评估、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时分析。
❸系统设计,即指在管理组织系统中建立起决策实施体制,包括结构设计、运行设计、投入——产出设计等。
❹系统管理,即企业管理系统的实现、维持和改善,包括: 实施计划、安全计划、修改协议、变更设计等。该学派以系统观点来考察和管理企业的理论,对于提高企业的效率有很大帮助。
系统管理学派
亦称系统学派。其代表人物有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卡斯特、罗森茨韦克等人。该学派认为,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管理企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功效,能更好地实现目标。他们从系统的角度,把企业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把各项管理看成是相互联系的网络。
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管理思想是:(1)综合观点。他们认为,企业是由人、物、信息三者组成的综合体。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管理人员要力求保持这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相对稳定和一定的连续性,以适应情况的变化,达到预期的目标。(2)开放观点。他们认为,不能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应把它看成是一个与外界环境有密切关系的开放系统。企业目标的实现,不仅取决于内部条件,也取决于诸如市场、资源、法律、社会技术水平等外部条件。(3)投入产出观点。他们认为,要把企业看成是一个投入——产出的系统,投入的是物资、劳动力和各种信息;产出的是各种产品和盈利。(4)运用系统理论进行组成形式的变革。如运用系统理论组成的矩阵组织形式等。
系统管理学派的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面考虑问题和按顺序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许多管理科学理论,如控制论、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