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省内销售
50年代初,河北的鲜果除农民自食外,大部分就地销售。1951年销苹果774吨,梨2 792吨,红枣1 619吨。1957年对大宗果品实行计划供应,是年,销苹果1 867吨,梨7 241吨,红枣7 155吨,栗子2 843吨。
1960—1963年,因果品减产,销量下降。1965—1969年,销售上升,年均销梨3.02万吨,苹果1.14万吨,分别比前5年平均增长91.6%和7.5倍。1970—1975年,6年平均年销苹果3.68万吨,梨5.5万吨,红枣1.1万吨。
1979年以后,果品经营逐步放开,实行多渠道经营。1980—1984年,供销社平均年销苹果5.1万吨,梨2.96万吨,红枣6 340吨。1988年销苹果3.4万吨,红枣3 619吨,梨2.6万吨,除梨比1984年增加8.29%外,苹果、红枣分别比1984年下降32.20%和53%。
进入90年代以后,南方果品大量进入河北市场,加之本地果品质量下降,销售更加不畅。1992年销苹果17 412吨,梨15 648吨,红枣1 316吨,分别比1988年下降49.6%,41.1%和63.4%。1996年,仅销售苹果3 771吨,梨9 180吨,红枣1 028吨,分别比1992年下降3.4倍,70.45%和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