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纸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纸钱

祭祀死人或神时烧的纸绽。《新五代史·周本纪》: “寒食野祭而焚纸钱”。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纸钱》: “今代送葬,为凿纸钱,积钱为山,盛加雕饰,舁以引柩。”古代亨祀鬼神用圭璧币帛,事毕埋之。汉代出现纸以后,以纸为钱,并皆焚化。唐王建《寒食行》: “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张籍《北邙行》: “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发现纸钱实物。此外,祀神也烧纸钱。唐吴融《野庙》: “日暮鸟归人散尽,野风吹起纸钱灰。”

075 纸钱

用金箔、银箔纸糊制的元宝及用纸捏子在烧纸上打制的或剪的“铜钱”,统称为纸钱,在灵柩前或墓前焚化,供亡灵在阴间花销,是一种迷信品。

纸钱

专门供给死者和鬼神享用的 “货币”。又称“冥币”。古时迷信,凿纸为钱,祭祀时烧化给死者。据文献记载,此习俗起源于汉,盛行于唐代以后。到魏晋以后,人们以纸寓钱,称纸钱。唐时,纸钱开始盛行。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又影响到宫廷丧葬。据《五代史记》载: “晋天福八年,祭显陵于南庄,焚御衣纸钱。”又“周显德六年,世宗庆陵攒土发引之日,百官设祭于道,翰林院楮钱大若盏口余,令雕印字文,文之黄曰泉台上宝,白曰冥游亚宝。”宋代以后,明清两代皇朝更是丧葬祭祀大行纸钱。由于纸钱或撒于野外、墓圹,或焚烧于陵地坟前,所以很难有实物留存。从文献记载上看,纸钱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用锡纸折成元宝、银锭的形状,象征银元宝,焚烧给死者在阴间享用。也有用金纸、黄纸折成,象征金元宝、金锭。二是用黄纸或白纸剪成钱的形状,或将钱形打印、墨印在纸上,用于送丧路上抛撒或焚给死者享用,俗称“撒纸”、“化纸”。三是“冥票”,即仿造真实钞票式样而印制的冥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