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经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经济jingji包含有经济关系、国民经济的部门或整体、经济活动、节约等多种含义的经济范畴。❶经济关系指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或适应于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经济制度。是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基础。 经济经济经济经济经济Economy加拿大经济主要由资源产业、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构成,其中资源产业历史最久。许多金属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5,但在国内,资源业和农业只占总产值的12.9%略强,制造业占18.8%,服务业占68.5%,因为,服务业包括的范围很广(社会工作、商业和个人服务、公共管理、防务、建筑、贸易、交通和通信等)。战后制造业和农业等资金密集型产业裁减下来的雇员大多涌入服务行业。1985年,服务行业从业者占工人总数的74.5%,制造业占17.5%,农业和资源产业仅占8.1%。制造业却严重依赖资源产业。这种状况导致地区收入不平衡和周期性动荡,并且不利于技术改造和革新,影响制造业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现有40%的制造业从事原材料加工。成品加工的比重在稳步上升。1965年《加美汽车产品协定》签订以后,加拿大制造业出口逐年增长。1985年占总出口的75%,其中成品出口比例从1954年的8.6%上升至1985年的43.1%。除汽车和零部件外,还出口原油、新闻纸、木材、天然气、小麦、食品以及机械、纸浆等。进口产品主要是制成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商品贸易一直保持顺差,而服务业则存在巨额逆差。服务业中两项重要的创汇项目(旅游、利息和股息的支付)均处于不利地位,因为加拿大人越来越习惯于在冬天去阳光充裕的地方度假。长期依赖国外资金来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要向国外债权人支付利息和股息。除80年代初国内资本在国外投资高于国外资本在国内投资外,国际收支一直保持顺差。由于美国是加拿大最大的国际贸易伙伴,国际收支深受美国因素的影响。国内工人有1/3从事传统的白领职业。妇女涌入劳动大军,使失业率急剧上升,1980年~1986年间达9.9%。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在各级政府部门工作。1981年,省级和地方政府中的职员占工人总数的12.0%。在私人公司企业工作的加拿大人很大一部分受雇于外资公司,这引起加拿大政府的密切关注。为此,特鲁多政府在70年代早期成立加拿大石油公司和外国投资评价机构。1980年发生第二次欧佩克事件,政府出台“全国能源计划”。有人认为,这些措施会损害与美国的关系,不利于鼓励外国在加拿大投资,因此马尔罗尼上台后稍微放松了对外资的限制。在生活水平方面,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致与北欧国家相当,比美国低5%~15%。5个传统地区各有其侧重点:安大略和魁北克以制造业为主;农业、石油和采矿是大草原的支柱产业;渔业和农业在沿海各省的产业中占主导地位;不列颠哥伦比亚的林业和渔业比较突出。这就造成人均收入的不平衡。安大略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的收入高出其他地区。个人收入的不平衡较人均收入的不平衡更为明显:1981年最高收入者占总人数的10%,但收入却占总收入的40.8%;而占人数10%的最低收入者,其收入仅占4.6%。按收入高低缴纳个人所得税使这一状况得到缓解。政府还将国民生产总值的5%~6%用于再分配。1993年经济增长率2.4%。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