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绝句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251 绝句

诗体,也称截句、断句、绝诗。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言绝句。绝句来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民歌。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亦押韵,但平仄较自由,或称古绝句。唐以后通行的近体绝句,格律相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韵律有严格的要求。绝句这一形式灵活轻便,宜于表现生活中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因而受到唐以后历代诗人的喜欢,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各种诗体。

绝句jueju

诗体名。也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偶有六言绝句。“绝句”名称大约起于南朝。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指出:“五言绝始汉人小诗,而盛于齐梁。七言绝起自齐梁间,至唐初四杰后始成调。”唐以前的绝句押韵平仄都较自由,或称古绝句。唐以后盛行近体绝体,格律相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
绝句灵活轻便,适宜于表现生活中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因而广被采用。数量之多超过了其他各体诗。宋代洪迈辑录唐人绝句至万首之多,约占现存唐诗总数的五分之一。盛唐的李白、王昌龄、晚唐的杜牧、李商隐都以绝句擅长。唐代乐府之作已不合乐,因此诗人多用绝句形式写作配乐歌唱的歌词。如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等。所以绝句也有唐人乐府之称。

绝句

亦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偶有六言绝句。“绝句”名称约起于南朝。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指出:“五言绝始汉人小诗,而盛于齐梁。七言绝起自齐梁间,至唐初四杰后始成调。”唐以前的绝句压韵平仄都较自由,或称古绝句。唐以后盛行近体绝体,格律相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绝句灵活轻便,适宜于表现生活中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因而广被采用。数量之多超过了其他各类诗。宋代洪迈曾辑录了唐人绝句万首之多,约占现存唐诗的五分之一。盛唐时的李白、王昌龄,晚唐的杜牧、李商隐都以绝句擅长。唐代乐府也已不合乐,因此诗人多用绝句形式写作配乐歌唱的歌词。

绝句

也称“绝诗”“截句”“断句”等,是近体诗的一种。绝句全首限定只能是四句,是一种在格式上与声律上都有着十分严格规定的诗歌形式。绝句中每句五言的称“五绝”,每句七言的称“七绝”,还有比较少见的每句六言的“六绝”。绝句要求在平仄、对仗、押韵等方面,都遵循一定的规律与原则进行创作,每句之内、句与句之间的平仄声调的调配,也都是有着一定的规格与限制的。绝句要求在每二、四句的末尾押韵,而第一句则不一定要求押韵,一般绝句的韵脚多为平声字,有时在个别情况下也用仄声字,但无论平声还是仄声,都要求必须一韵到底,中途不得换韵,也不能邻韵通押。“绝句”“截句”“断句”均有短、截之意,因此有绝句是截取律诗一半而成之说。绝句或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或截取中间两联,或截取上半首,或截取下半首,但以截取首尾两联的形式最为常见。唐初还有一种只要求押韵,而不要求声律的绝句,称之为“古绝”。绝句的形式严格,音韵优美,但严格的格律限制,则有碍于表达更为丰富的思想情感与更为复杂的社会生活内容。

绝句

诗体。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来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名称则大约起于南朝。每首仅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言绝句。梁、陈时绝句泛指四句短诗,押韵、平仄均较自由,又称“古绝句”。唐以后盛行近体,平仄、押韵均有一定规则。

绝句

诗体名。也称“绝诗”、“断句”、“截句”。每首仅有4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言绝句,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规则。在唐代律诗形成之前,已有绝句,平仄较自由,后人称为“古绝句”,以和近体绝句相区别。绝句来源于魏晋南北朝歌谣,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其格律相当于律诗的前4句、后4句或中间4句,或首尾两联相组合,故后人有人认为绝句是截取律诗之半而成,这是从唐人绝句的格律形成归纳出的一种说法。绝句篇幅短小,灵活轻便,适宜表现生活中种种感情与意念,广为诗人所采用。有宋代洪迈编《唐人万首绝句》。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