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维摩诘经变图壁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维摩诘经变图壁画隋。纵130厘米,横100厘米。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第420窟西壁龛南北两侧壁画。维摩诘是神通广大的大乘居士,经常装病吸引有智之士辩论,其中最著名的是佛派智慧第一的菩萨文殊师利借问“疾”,二人反复论说佛法。这一佛教题材在寺庙雕塑和壁画中多有表现。此窟中维摩诘和文殊师利分绘于壁龛两侧,南北相对,二人分坐于歇山顶殿堂之内。维摩诘手持麈尾,凭几而坐,侃侃而谈,流露出神采焕发的气质。下部是一排排洗耳恭听的僧众。文殊坐于较高的须弥座上,挥动右手,似在辩论,情绪流露激动。图中殿堂虽占据主要画面,但还衬有清秀的竹林,荷塘、莲花、鸳鸯等颇具乡村气息的景色。上空还有飞天捧花漫撒,画风颇为细腻。 维摩诘经变图壁画五代。纵281厘米,横446厘米。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第98窟东壁南侧壁画。图南侧绘文殊菩萨,北侧绘维摩诘居士。文殊师利端坐于莲座之上,双手合十,庄重沉稳。四周有赶来赴会的帝王,正在肃立聆听这场激烈的辩论。群臣恭立于后,气派不同凡响。图中的维摩诘为一老年形象,执扇凭几坐于帐中。各国王赶来听法,服饰各异,系来自南方及西域诸国。文殊及维摩诘身后皆有听法的菩萨、天王、帝释等。四周画佛国品、香积品等诸品内容。整个画面构图工整,色彩鲜艳,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是五代时期的上乘之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