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羁縻卫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羁縻卫所

明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军政单位。据《明史·兵志》,明以武功定天下,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体五千六百人为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一百一十二人为百户所。洪武、永乐年间,在边疆归附蒙古、女真、撒里畏兀儿诸部落建立羁縻卫所,由各部首领分别担任都督、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镇抚等官职,管理其军政事务。地处西北者,有罕东、安定、沙州、赤斤蒙古、阿端、曲先、哈密卫等。

羁縻卫所

明代建置。系明朝在东北等少数民族地区所设军政合一的地方(民族)机构。大体上说,一个地区或部落设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等。朝廷任命当地部落首领为卫所大小官员,设有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镇抚等职。依循各族固有的社会结构和习俗进行治理,“看守地方”,定期或不定期地向明廷朝贡。明朝在东北地区设置羁縻卫所,始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所设蒙古兀良哈三卫。永乐时,方全面推行于各少数民族地区。至正统十二年(1447),共设卫184,所20,地面、城、站58; 到万历时,共设卫384、所24、地面7、站7、寨1。其分布范围很广,西起斡难河(鄂嫩河)流域,东抵日本海,北起外兴安岭,南达辽东边外。

羁縻卫所

明代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统治而设置的一种军政合一的地方行政机构,承袭于唐代的羁縻府、州、县的设置。明朝建立后,实行新制,从京城到各郡县,都设立军事卫所。洪武、永乐年间,在一些归附的蒙古、女真、撒里畏兀儿部落,则建立“羁縻卫所”,各部首领按其地位高下和部属多寡,分别授予都督、都指挥、指挥、干户、白户、镇抚等职。管理该部及所在地的军政事务。奴儿干都司所属的三百八十四卫和二十四所以及西北赤斤蒙古、安乐、哈密、阿端等均属“羁縻卫所”。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军政机构则称为土司。“羁縻卫所”设置的目的是安抚治理少数民族地区,维护明朝中央统治,防御蒙古等民族入侵中原地区。

羁縻卫所

明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所设置的一种军政合一的地方行政单位。见于《明史·兵志》。明太祖起兵称吴王后, 即在其部队中建立“指挥使司”及下属“卫、所”的军事制度, 明朝建立后, 革元旧制, 自京师达于郡县, 皆立军事卫所。洪武、永乐时, 对归附的一些蒙古、女真、撒里畏兀儿部落, 则建立“羁縻卫所”, 按各部首领之地位及属众之多寡, 分别授予都督、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镇抚等官职。管理该部及所在地的军政事务。奴儿干都司所属朵颜、福余、泰宁、建州、兀者等三百八十四卫、兀者托温等二十四所, 西北赤斤蒙古、罕东、安东、安定、阿端、沙州 (后改置为罕东左卫)、曲先、哈密等,均为“羁縻卫所”。目的是抚治少数民族地区并防御蒙古。明朝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军政机构, 则统称为土司。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