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翻译名义集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12 翻译名义集

梵汉佛教词典。宋释法云(1088—1158)编于绍兴十三年(1143)。凡20卷,64篇,收音译梵文2040余条。各篇开头有总论。次出音译词条。逐一解释,并举出异译与出处。引用书籍400余种,作者百余人。《翻译名义集》与《释氏要览》、《教乘法数》并称“佛学三书”,系中国最早的翻译名词汇编之一。

翻译名义集

中国佛教辞书。七卷。南宋法云编。法云(1088—1158),俗姓戈,字天瑞,自号无机子。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九岁出家,受具足戒后,从通照法师学天台教义,后来得法于南屏清辩,为天台宗山家派。政和七年(1117),住持松江大觉寺,曾开讲《法华》、《金光明》、《涅槃》、《维摩》等经,前后八年,培育僧才甚多。帝赐紫衣,赠号“普润大师”。后归里奉母,克尽孝道。又于祖坟旁藏云庵,造西方三圣像,广化众生。后其母罹疾,夜夜就卧床头,为之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念阿弥陀佛。每集千人兴莲社胜会,课诵《观无量寿经》,念唯心自性弥陀佛。四众钦其高风,来者云集,路为之塞。绍兴二十八年(1158),召集弟子垂诫,书写遗偈,端坐西向而化,终年七十一岁。他于宣和初年(1119)开始编辑此书,至绍兴十三年(1143)编成,历时二十余年。后来还有所补订。直到绍兴二十一年(1151)才最后整理完毕。其他著作尚有《息阴集》、《金刚经注解》、《心经疏钞》等,均已佚失。
此书系将散见于各经论中的梵文名字分类解释、编集而成。另有别行本在《阅藏知津》中作十四卷,明代藏经作二十卷。全书凡六十四篇,共收音译梵文二千零四十余条。各篇开头为总论,叙述本篇大意。对音译梵文,一一举出异译、出处并进行解释。所据资料,除佛教经论外,还旁采音义、注疏及其他佛教著述,对世书经史之类也有所引用。共引用书四百余种,作者百余人。对比较重要的名相,详加论释,但以天台宗的观点为主。对历代重要的翻译家有专篇记述。卷首有自序,阐述了编集此书的经过和目的:“思义思类,随见随录”,“前后添削,时将二纪,编成七类六十四篇。十号三身,居然列目,四洲七趣,灿尔在掌”,为的是使后学者“免检阅之劳”。又认为由于时间、地点的不同,方言有别,“遂致梁唐之新传,乃殊秦晋之旧译”。另外还保存了一些有关翻译的理论,如在宋唯心居士周敦义所作的序文中,保存了唐玄奘提出的翻译理论“五种不翻”:一、秘密故,如陀罗尼。二、含义多故,如薄伽梵具六义。三、此无故,如严浮树,中夏实无此木。四、顺古故,如阿耨菩提,非不可翻,而摩腾以来常存梵音。五、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此书还另附元普洽所撰《苏州景德寺普润大师行业记》,对编者法云的生平事迹有所论述。最后有“续补”数十条。编者法云说:“初编集时,意尚简略,或失翻名,或缺解义,后因披阅,再思索之,复述续补。”
各种藏经均有收录,《大正藏》收于第五十四册。单行本有金陵刻经处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