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化的社会过程
人口老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一种变化。它是一个动态概念,反映随着出生率的下降、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影响人口年龄结构的因素有三个:出生、死亡和迁移。
❶出生率是在老年人口绝对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从而使老年人口比重发生变化。人口学上将出生率下降对人口老化的作用称之为“金字塔底部的老化”。
❷死亡率对人口老化的作用是复杂的。发达国家的历史表明,出生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总死亡率的下降对人口老化没有多大影响。应注意不要混同人口老化与构成人口的个体的寿命延长两个概念。死亡率下降延长了平均寿命,但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并不一定导致人口老化。只有当死亡率的下降发生在人口高龄组,老年人口增多,而其他年龄组人口不变或减少的情况下,人口才会发生老化。如果各年龄组人口死亡率按同样比率下降,则各年龄组人口都增加人数,人口构成不变,老化现象也不会出现。由于死亡率下降而使老年人口增多,比重上升的现象,称之为“金字塔顶部的老化”或“分子因素的老化”。需要指出的是,当死亡率在低年龄组的人口中作用明显比在高龄组中的作用突出时,人口呈现年轻化趋势。
❸迁移对人口老化有两种作用形式。首先,迁移通过直接改变迁入地和迁出地的人口年龄结构来影响人口老化进程。其次,迁移还通过迁移者对生育率产生影响,间接作用于人口老化进程。例如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村青年涌入城市,导致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增加,而与此同时,城市中大量青年涌入,使其老化过程得以延缓。另一方面,农村青年减少使农村生育率下降,加强了农村地区人口老化进程,而城市中青年比重的增大提高了其生育水平,进一步推迟人口老化过程。人口老化的过程大致如下:首先是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不变,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如果死亡率下降过快,出生率还有所提高,人口会急剧增加,人们称之为“人口爆炸”。尔后,出生率下降,逐渐接近死亡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下降,人口增长势头减缓,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交替变化致使人口的年龄结构不断变化。最后,出生率、死亡率均降至低水平,二者相近,人口自然增长稳定在零左右,人口年龄结构出现老化。人口老化强度取决于这一人口转变过程的速度,人口转变越快,未来人口老化强度就越大。人口老化是一个在较长的时间内逐渐发生的过程,但并不会无限制地发展下去。从原始社会,直至十八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老年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才相应增加,开始出现人口老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