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考核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考核

指区别于以试卷、试题和时间考试形式对知识、能力鉴别的方法,一般是根据学习、实践的过程行为或实践行为等方式对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进行鉴别性测量。

考核

我国古代对官吏的考核称为“考课”,《周礼》中就有“八法治官府,六计课群吏” 的记载。“考课制”在战国时期初具规模,唐、宋、元、明、清时期广泛适用。建国初期,国家干部的考核工作叫做“鉴定”、“考察”。1949年11月中央组织部《关于干部鉴定工作的规定》指出,干部鉴定,是干部在工作或学习期内各方面表现的检查和总结。鉴定内容重点应放在立场、观点、作风、掌握政策、遵守纪律、联系群众、学习态度等方面。鉴定方法采取个人自我检讨,群众会议讨论,领导负责审查三种方式结合进行。其目的在于经过鉴定,使干部能更好地来认识与提高自己,改进工作; 同时使党的组织得以系统地全面了解干部,有计划地培养和提拔干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考核制”才全面使用,1979年11月,中央组织部提出了 《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要求干部考核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干部进行全面的考核,同时要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把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结合起来,并且强调了干部考核在合理使用干部、提高干部素质和实行群众监督方面的意义。1993年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现代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全面建立和正式实施。1994年,国家人事部下发了 《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专门就公务员考核工作具体化、标准化,至此,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进入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尽管公务员考核在各国公务员制度中的名称不同,如法国和德国称 “鉴定”,日本称 “勤务评定”,英国和美国将平时考核称为 “考勤”,年度考核称为 “考绩”等,但考核的基本涵义是大致相同的,即公务员考核是指由公务员的主管部门根据法定权限,按照公务员考核的内容、标准、程序和方法,对公务员的工作能力、工作实绩以及学识水平、道德品行、健康状况等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对公务员采取升降、奖惩、转调、培训等行政措施的重要依据。公务员考核有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之分。一般来讲,平时考核以考勤为主,主要考核公务员的出勤情况,以及对公务员遵守办公规则情况;年度考核主要是考绩,即考核公务员的实绩。考勤为考绩服务,考绩是考核的核心。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3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