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耦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耦犁汉武帝末年由赵过在关中推行的一种“二牛三人”的代田耕作方式。所谓“二牛三人”,很可能是由于马匹在战争中的损失造成马价昂贵(《史记·武帝本纪》有“平牡马匹二十万”),而自赵过开始由马耕改为二牛耦犁的牛耕。对其具体耕作形式的解释尚存争议:一说主张“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崔寔:《孜论》),即二人牵牛,一人扶犁,共二牛三人;一说主张“二牛挽二犁,二人各扶一犁,一人牵引二牛,共二牛三人”(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54页)。1950年在江苏睢宁县双沟出土的约为东汉时代的农耕画像石,说明两牛合犋经长期的训练后,已毋须两人牵引了。用耦犁方式开沟培垄,运用代田法,在耕作季节里12个人4套犁,可耕地5顷(约合今1200亩,80hm2)。这对土地的开垦大为有利,也为代田法的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