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职分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21 职分田

两晋南北朝至明初封建政府据官秩授给官吏作为部分俸禄的公田。汉代官吏的俸给是禄米制。两晋南朝官俸改为据官秩给禄田,实行禄田制。北魏均田令中地方官吏按官职授给15顷至6顷不等的公田作为俸禄,由此发展成职分田,亦称职田或禄田。职分田可出佃,收取地租,但所有权归政府,官吏卸任时移交后任,不得出卖。隋朝京官给职分田,一品5顷,以下每品递减50亩。外官亦给职分田。唐代增加职分田数额,京官一品12顷,以下每品递减1顷、50亩不等。地方官最高者12顷,以下依制递减。兵府各级官吏亦授职分田。唐中叶后,职田在官俸中已不占主要地位。五代时,职田废弛。两宋、金、元各代均行职田制,但时废时复,数量不等。明清官俸已支付货币,职田即告废除。

职分田

又称“职田”。北魏至明初授给官吏作俸禄的官田。北魏初年下诏均田时,地方官吏亦按品级给田十五顷至六顷不等(每顷为100亩),为授职分田之始。这种田地禁止买卖,官吏解职时移交后任。隋给内外官吏职分田规定一品五顷,一品以下每品以50亩为差。唐京官自一品、外官自二品以下至九品,给田四十二顷到二顷。宋、金、元都只给外官职分田。宋规定知藩府以下给田二十顷至二顷,金规定三品以下给田三十顷至二顷,元规定按察使以下给田十六顷至一顷。明初仍沿元制,但稍后即将职分田收回,名为“还官田”,另外折发俸钞禄米。官吏所受职分田,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极为苛刻。

职分田land alloted to feudal officials according to their ranks

又称职田、禄田。中国历代封建政府授给在职各级官吏供作俸给的定额公田。北魏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田,地方官吏亦按级给公田,为授职田之始。隋时京外各官均给职分田。唐除给内外各级官吏永业田外,亦给职分田。宋曾议停给职田,将岁入租课均给各官,然未实行。元亦一度停给,不久恢复。明以后废除。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