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胡杨锈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胡杨锈病leaf rust of diversifolious poplar胡杨幼苗、幼林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荒漠区。病原菌为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栅锈菌属粉被栅锈菌(Melampsora pruinosae Tranz.)。被害叶片最初出现黄绿色圆点,逐渐扩大为黄白色、中央呈红褐色小疱,不久小疱破裂,露出橙黄色的夏孢子堆。后期,在夏孢子堆周围形成红褐色、蜡质的冬孢子堆。病芽初放时,尚未展开的嫩叶上布满夏孢子堆,外观似一朵黄花。嫩枝被害后变形弯曲。转主寄主未发现。苗木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的圃地和雨水多的年份发病严重。早春发现病芽宜及时摘除。适时间苗、修剪下枝、保持通风透光。发病季节可喷洒内吸性杀菌剂。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