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脐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脐风中医病症名。又名 “撮口”、“噤风”、“四六风”。即新生儿破伤风。是以全身各部发生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面带苦笑等为特征的病。是由断脐不洁,或脐带脱落过早,局部受伤感染所致。属于危重疾病,病死率高。治疗多以通经开闭,镇痉熄风为主。现代由于推行新法接生,此病已极少发生。 脐风俗称“四六风”、“七日风”。是新生儿因断脐不洁,毒邪浸入经络,迫及脏腑而致。临床以四肢抽搐、强直、腹胀肿,牙关紧闭,面呈苦笑,不能吮乳为特征。一般发生于生后4—7天,如不及时救治,多迅速恶化而死亡。辨证论治: 脐风qifeng又名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皆因断脐时处理不当,接触不洁之物,风、冷、水、湿之邪所侵,感染全身,而引起的全身性的严重疾病。以唇青、口撮、牙关紧闭,苦笑面容,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特征。多发于出生后4~6天,发病愈早,病毒愈深,危险性愈大。本证病势凶险,极易死亡,因而对于普及新法接生,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重视脐部清洁和护理,严防脐部感染。中医治疗以宜通经络,驱风镇惊为主。可用撮风散。常用药:蜈蚣,钩藤,蝎尾,僵蚕,朱砂,麝香,各研细末,和匀,用竹沥调拌吞服。同时内、外并治,积极抢救。 脐风病名。初生儿因断脐处理不慎,风毒湿邪侵入所致的疾患。临床以唇青口撮,牙关紧闭、面呈苦笑,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为特征。多于出生后4~7天发病,故又有“四六风”、“七日风”之称。治宜驱风通络镇痉。脐风预后险恶,病死率高,解放后大力推广新法接生,已极少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