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脱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脱疽病名。四肢末端坏死,致趾(指)脱落,故名。又称“脱骨疽”、“脱痈”。尤以下肢多见,初起趾(指)苍白发凉,麻木疼痛,日久坏死变黑,甚至脱落。多由肝肾不足,寒湿侵袭,凝滞脉络所致。治疗原则温阳通络,祛寒化湿。若脉络闭塞,趺阳脉搏动消失,患肢黯紫,持续疼痛,宜活血通络止痛为主;若邪郁化热,热毒蕴结,患肢黯红而肿,起黄疱,趾(指)如煮熟之红枣,痛如汤泼火烧,当清热解毒,通络止痛为主。外治可敷药或熏洗。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