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脾胃湿热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脾胃湿热证湿热内蕴,停聚中焦所表现的证候。临床以脘腹痞闷,纳呆呕恶,大便溏泄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肢体困重,或面目周身发黄,或皮肤瘙痒,或身热汗出,汗出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为主要表现。脾胃湿热证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酒醴,酿湿生热,或感受湿热之邪,停于脾胃而致。湿热蕴结脾胃,纳运失职,升降失常,故见脘腹痞闷,纳呆呕恶;湿热之邪交阻下迫,故见大便溏泄不爽,小便短赤不利;湿性重着,困阻脾胃,故见肢体固重;湿热熏蒸肝胆,肝汁外泄,溢于肌肤,可见面目及周身发黄,或见皮肤瘙痒;湿热互结,湿遏热伏,热在湿中,故有身热汗出,汗出热不解之症;舌红苔黄腻,脉象濡数为湿热内蕴的表现。本证可见于急性黄胆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胃肠炎等疾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