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腰鼓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腰鼓舞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多在节日集会时表演。原流行于中国陕北地区,以安塞等地腰鼓最为著名。舞者腰挂椭圆形小鼓,双手各持鼓槌边敲边舞。节奏强烈粗犷,动作奔放有力。后在许多地区流行。 腰鼓舞汉族民间舞蹈。流传于陕西横山、安塞等地区。有1000余年历史。表演者将鼓斜挂于腰间左侧,双手各执一鼓槌边击边舞,有1人、2人及至100人以上的各种表演形式,分文、武2类,文腰鼓鼓点变化多、技巧高,1人表演为主;武腰鼓鼓点急促强烈,动作粗犷,集体表演为主。1949年经整理改编的腰鼓舞,参加第2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获特等奖。 腰鼓舞也叫“打腰鼓”。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原流行于陕北,山东。舞者在腰间挂一椭圆形小鼓,双手各执鼓槌,交替击鼓,边敲边舞。1942年以后,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对原有腰鼓形式进行了改革,发展成为节奏强烈,动作健壮有力的群众性集体舞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腰鼓舞成为群众在节日、集会时经常表演的民间舞蹈。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