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臭氧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臭氧层大气层中臭氧浓度高的层次。浓度最大的部分位于20—25公里的高度处。若把臭氧层的臭氧校订到标准情况,则其厚度平均仅为3毫米左右。臭氧含量随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变化而不同。紫外辐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对大气有增温作用,同时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远紫外辐射的伤害,透过的少量紫外辐射,有杀菌作用,对生物大有裨益。 臭氧层位于平流层的上部,高度20~35km处,大气中含臭氧较多,是由于臭氧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使这里增加热量,在稀薄的空气中形成,并下沉到平流层上部所致。地球上的臭氧有90%集中在平流层中,而以40km高度的平流层中含量较多。但臭氧分布的范围为从地面到几千米的高空。一般把臭氧层划定在海平面之上35~55km之间。 臭氧层一个包围着地球的由臭氧组成的气体稀薄层,距地表20~25公里,是地球“生命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臭氧由三个氧原子构成,带有特殊的臭味。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很少,如果把地球上全部臭氧压缩为一个围绕地球纯臭氧气带,这个气带将仅有3毫米厚。然而,臭氧在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过程中却起着关键作用,能将对生物有伤害作用的波长为290~320纳米的紫外辐射吸收。在自然状况下,大气层中存在着臭氧不断产生和分解的动态平衡过程,这种平衡状态至少已经维持了十亿年。不过,平衡也是可以改变的,一些具有破坏臭氧能力的化学物质进入大气层能够打破这种平衡,并使平衡向着减少臭氧浓度的方向移动。通过陆地和卫星上的大量观测已可以确定,从1976—1986年的10年中,每年的9月到11月中旬期间南极上空臭氧大量减少,甚至出现臭氧层漏洞。由此可以肯定,由于某些人类活动而释放出来的某种气体正威胁着臭氧层这一地球保护层的完整性。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