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舜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22 舜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五帝之一。《墨子·尚贤下》:“昔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灰于常阳。”《韩非子·难一》记载他“东夷之陶者器若窳,舜往陶焉,斯年而让长。”《史记·五帝本纪》也说他“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以上关于舜的传说,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生产的特点。北方陶工尊其为大舜,窑神庙供奉其像。 012 舜传说中氏族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相传其出身贫贱而德行夙著,后因四方部落首领推荐,并经过3年考核,尧命他摄政。在考核期,他教民以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德,总理百官;摄政期,巡行四方,开始划定12州的疆界,又疏通河道,制以象刑,除去鲧、共工、驩兜和三苗等“四罪”,使“天下咸服”。尧去世后继位,又咨询四方部落首领,挑选贤人,治理民事,以治水有功之禹担任司空,以弃担任后稷,以契为司徒,以皋陶为士,以垂担任百工,以益为虞官,以伯夷为秩宗,以夔典乐,以龙为纳言。在位50年后去世,由禹继位。一说舜为禹所放逐,死于南方的苍梧。 027 舜见10012条。 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首领。姚姓,又称有虞氏,名重华,因居于虞(今河南虞城北)故史称虞舜。20岁以孝闻名,为四岳所荐,尧命他摄政,巡行四方。先后消灭鲧、共工、驩兜、三苗等。继位后,设治理水士官,选用禹治水,并让位于禹。一说他被禹放逐南方,死于苍梧。 舜相传为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首领。姚姓,号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其父叫瞽叟,其母名握登,早死。瞽叟更娶妻,爱后妻子象,常欲杀舜,舜逃避。曾耕于历山,渔于雷泽,制陶器于河滨,作家具于寿丘。他信守孝道,20岁便以孝闻名。因此,被四方部落荐举为尧的继承人。尧对他实行考核之后,倍加信用,命他摄政。在此期间,曾先后灭掉作乱的共工,驩兜及三苗部落,建立了赫赫战功。继位后,咨询四方,选用贤才,以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后到南方巡狩,死于苍梧。一说舜并未南巡,而是被禹放逐后死于苍梧的。 舜亦称虞舜,瞽叟之子,以孝闻天下。他30岁那年,唐尧寻访可以接替自己事业的人,四方之人都推荐舜,说他可以治理天下。于是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许配给舜,又让自己的九个儿子同舜住在一起,令他们观察舜的言行举止。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舜的行为很使尧满意,尧才决心让位于舜。关于舜的传说很多。相传舜曾躬耕于历山(今济南千佛山),山上有舜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