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曲以舞蹈节奏为基础写成的、为伴奏舞蹈的器乐曲或声乐曲。一般舞曲都具有鲜明的特性和典型的节奏,并加以重复而贯串全曲,使每首舞曲都具有不同的特色。最初,舞蹈与音乐、诗歌是结为一体的,随着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舞蹈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舞曲也更丰富而具独立性。中、外、古、今民间的、专业创作的舞曲举不胜举。我国民间舞曲,如朴实刚劲风格的北方秧歌,秀丽细腻风格的南方花灯,兼南北之长、刚柔相济的淮河地区的花鼓灯等,其舞蹈音乐就极富特色。少数民族的舞蹈及其音乐则更丰富多采。彝族的《阿细跳月》,是三拍子与二拍子组合的五拍子(5/8拍),第三、四拍子上前半拍的休止以及全曲仅用do、mi、sol三音组的旋律,相同的节奏不断反复贯串全曲,使舞曲具有跳荡活泼、情绪热烈以及富于动感的鲜明特性。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独舞,双、三人舞,群、组舞,大型歌舞及舞剧等专业舞蹈创作上大大发展,其舞蹈音乐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如《荷花灯》、《采茶扑蝶》、《红绸舞》、《飞天》以及民族舞剧《宝莲灯》、《小刀会》、《鱼美人》和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红楼梦》等中的音乐。除为伴奏舞蹈而写的舞曲外,还有不少作曲家为在音乐会上演唱、演奏供艺术欣赏而写的舞曲,或用舞曲特点写的歌曲、乐曲也常见。如歌曲《金梭银梭》、《牧马之歌》,小提琴独奏《舞曲》(靳延平曲)、《新疆之春》,钢琴独奏《新疆舞曲》(丁善德曲),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刘铁山、茅源曲)等。此外,世界各国很多著名作曲家将舞曲用在交响曲、组曲及各种大型器乐或声乐作品中,使大型声、器乐曲更充满欢快、活跃的气氛。 舞曲wuqu ❶伴随舞蹈的音乐。 ❷具有舞蹈节奏特点的音乐。舞曲的重要特征是具有优美动人的旋律,明快灵活而富有舞蹈动作特性的节奏,便于人们舞之动情。舞曲有两大类: ❶用以伴随舞蹈的舞曲。 ❷音乐会上演奏专供欣赏的舞曲。
舞曲舞曲指根据舞蹈节奏而写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舞曲 一般有固定的节拍,独特的、并且贯穿始终的节奏型,结合着不同的民族、时代、用途而形成不同的舞曲类型。 舞曲的历史悠久,应该说自从有了舞蹈就有了舞曲。而西方真正的舞蹈音乐的形成则是自15世纪欧洲宫廷舞的兴起,到16世纪得到发展,出现了包括前舞、后舞不同速度的舞曲,并在17世纪中叶发展成具有对比原则的4首舞曲组合的“古典组曲”。18世纪小步舞曲开始流行,19世纪圆舞曲占主导地位,自19世纪中叶则兴起了由不同民族舞曲体裁写成的音乐作品,舞曲已不是单纯的舞蹈伴奏乐曲,而成为独立的音乐体裁,为专业作曲家所重视,开始出现著名的舞曲音乐。20世纪后,拉丁美洲和美国的各种民族舞曲如探戈、伦巴、桑巴等在世界的许多国家开始风行。 舞曲的种类繁多,主要的有:构成“古典组曲”的德国的阿勒芒德(四拍子,较慢,常为第四拍弱起,常为第一乐章,近似前奏曲)、法国和意大利的库朗特(三拍子或六拍子,偏快或较快,常为第二乐章)、西班牙的萨拉班德(三拍子,庄重缓慢,常为第三乐章)、意大利和英国的吉格(3/8、6/8或12/8拍子,很快,模仿复调的织体,类似赋格,第二段多采取倒影(反行的写法,常为末乐章)。小步舞曲,法国民间舞曲,17世纪后半叶为路易十四的宫廷作曲家J·B·吕利所采用而传入宫廷。速度从容,风格典雅,其中段常由三件木管乐器演奏,被称为“三声中部”。18世纪后半叶,小步舞曲常被用作奏鸣曲、室内乐、交响曲的第三乐章,速度较前加快,性格更加活泼。 圆舞曲,又译为华尔兹,18世纪末由连德勒演变而成。19世纪得到发展。圆舞曲为三拍子,早期的圆舞曲速度较快,主要分为维也纳圆舞曲和法国圆舞曲。现代的圆舞曲则为中等速度的维也纳圆舞曲,节奏型为强拍的低音和其余两个弱拍的和弦,旋律流畅、优美、动人。曲式结构多为由数段小曲连缀而成的套曲形式,称为圆舞曲套曲。J·施特劳斯是维也纳圆舞曲最著名的作曲家,其名作有《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的森林》、《皇帝》、《春之声》等。F·F·肖邦、R·舒曼、J·勃拉姆斯、李斯特等人也作有圆舞曲,但不以伴舞为目的,而是这一体裁中的艺术珍品。 “塔兰泰拉”,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古老舞曲,3/8或6/8拍,很快,连续不断的平均节奏有如无穷动作。 “加沃特”,法国民间舞曲,4/4或2/2拍,中速,常起于后半小节。“波罗乃兹”,波兰舞曲,3/4拍,中速,起于强拍。17~18世纪成为独立的器乐曲,偶尔用于组曲中。F·F·肖邦作有,《波罗乃兹钢琴曲》16首,其速度较快,充满热情,寄托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思念。“波莱罗”,西班牙民间舞曲,3拍子,中速,有响板打出的固定节奏型。M·拉韦尔以此体裁作有著名的《波莱罗舞曲》。 “桑巴”,巴西民间舞曲,二拍子,急速或中速,以切分节奏为其特色。 “波尔卡”,19世纪30年代始创于波西米亚(今捷克西部)的一种圆舞,2/4拍,快速,有固定的节奏型。施特劳斯作有100多首著名的波尔卡舞曲。 “马祖卡”,波兰马索维亚地区的民间舞曲,三拍子,热情、活泼,有固定的节奏型。肖邦发展了这一体裁,作有52首马祖卡。 舞曲还有:西奇利亚诺、布雷、帕斯皮耶、卢尔、帕萨卡利亚和恰空、福利亚、凡丹戈、塞吉迪亚、哈巴涅拉、霍塔、马拉加尼亚、康加、查尔达什、戈帕克、对舞曲、方阵舞曲、狐步舞曲等等。 舞曲以舞蹈节奏为基础谱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特点是有较为整齐清晰的形式结构和鲜明统一的节奏。通常分为专供伴奏和专为独立演唱、演奏的两种。后者往往具有更高的艺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