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艾森克人格理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艾森克人格理论aisenke renge lilun

英国心理家家艾森克从特质理论出发, 以传统心理学途径长期研究人格问题,并把研究兴趣从特质转向维度,从而确立了自己的人格结构模型。他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人格特质, 指出人格结构四层理论, 如下图:


图中最下层的“特殊反应水平”是日常观察到的反应,属误差因子。“习惯反应水平”是由日常反应的反复进行而形成的,属特殊因子。“特质水平”是由习惯反应系统而形成的,属群因子。最上层的“型的水平”是基于个性特质的相关而显示的类型,属一般因子。他认为通过因素分析研究特质所得结果和类型研究有一致性。他又通过精神医学诊断、问卷、动作测验身体差异研究收集资料,作因素分析,发现神经质次元和内外向次元有相关, 提出人格维度理论。在人格维度理论中,艾森克采用了外倾(其中包括内倾)、神经质的术语。这就是人格的两个维度。艾森克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人格的两个维度系统是完全可以证明的。1964年,他以内外向为一维,以神经质倾向为另一维(表现为情绪稳定及不稳定两端),绘制成人格结构图,从这个两维空间中可找出各种特质。

艾森克人格理论Aisenke renge lilun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认为,“人格是生活体实际表现出来的行动的模型的总和”。他的人格理论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通过精神病诊断、动作测验、身体测量,对人格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人格的分层结构及人格三维度理论。在人格的分层结构中,艾森克认为,最底层的误差因素,为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最基本的个别反应(如一举一动);第二层的特殊因素是,由一个人的个别反应组成的习惯反应,那个人所特有的反应倾向;第三层的群因素,就是由一个人的习惯反应所构成的个人的人格特性,个人的人格特性决定他的人格类型,即最上层的一般因素。通过对大量的人的特性资料的因素分析,艾森克归纳出三个基本因素,即人格三维度:❶精神异常;
❷情绪稳定性;
❸向性。

艾森克人格维度图

其中,精神异常与情绪稳定性和向性无关,是独立的维度,而情绪稳定性与向性具有相互制约关系(见图),从图中可以找出人格特质。如,一个人在谨慎的特质上得分高,就可以认为他在内向和情绪稳定性方面相关高,是稳定内向人。以此为基础,艾森克编制并修订了《艾森克人格量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5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