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芍药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03 芍药谱

我国古代有关芍药的专著。现存者有4种: (1)宋刘攽撰,亦称《维扬芍药谱》; (2)宋王观撰,亦称《扬州芍药谱》; (3)宋孔武仲撰; (4)明高濂撰,这是他所著《遵生八笺》中《花竹五谱》之一。前三种皆为谈论扬州芍药,后一种乃论述芍药的种植及修剪法等。

《芍药谱》Manual of Herbaceous Peony

宋代记述芍药的专谱,共三种。作者分别为北宋刘攽、王观、孔武仲。
刘谱名《芍药花谱》,一卷。刘攽(1022~1088)字贡父,临江(今江西樟树市)人。庆历六年(1046)进士,官至中书舍人。此谱为熙宁六年(1073)刘攽罢海陵守至广陵时作。前序记扬州种芍药之盛及作谱的缘起。谱列芍药名种“冠群芳”、“宝妆成”等31品,每品均略叙花之形、色。此谱历代无单行,也不见于丛书中。宋陈景沂的《全芳备祖》前集、宋祝穆的《事文类聚》后集均收其全文。
王谱名《扬州芍药谱》,一卷。王观字通叟,如皋(今江苏省如皋县)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官至大理寺丞。此谱是王观于熙宁八年(1075)知江都县时作。有前序,叙述扬州种芍药的盛况,“仅朱氏之园南北二圃所种五六万株”。描述了扬州人重芍药的风俗,介绍了芍药的栽培方法。谱叙芍药名种31品,其名与刘谱全同。此谱分芍药品种为7等,增入的新品种有8种,不分等。记各品的特点较刘谱为详。谱有后论一篇,论述扬州芍药至宋始盛,指出“名品时或变易”。此谱有单行本,收入丛书的颇多,以《百川学海》为最早(见图)。
孔谱名《芍药谱》。孔武仲,新淦(今江西省新干县)人。官至礼部侍郎。此谱作年不详,大概于元祐元年(1086)之前为扬州学官时作。前序叙扬州种芍药之盛:“种花之家,园舍相望……畦分亩列,多至数万根。”谱叙芍药名种33,各种特点,详为叙述。品名与刘谱无一相同,与


《扬州芍药谱》《百川学海》
本书影

王谱新收同名的仅3种。孔谱无单行本,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收其全文,豫章丛书《清江三孔集》中亦收录。

《芍药谱》Treatises on Peonies

记述芍药的专著。据现知文献,著谱记述芍药,最早见于宋代熙宁六年(1073)刘攽《芍药谱》。他在该书序中云:“天下名花,洛阳牡丹、广陵(今扬州)芍药,为相侔埒。故因次序为谱三十一种,皆使画工图写,以示未尝见者使知之,其尝见者,因以吾言为信矣。”刘攽《芍药谱》不仅开创“皆使画工图写”,著谱记述芍药品种,同时提出以外部形态(即花型)为依据,将芍药品种分为八种类型,即单叶、多叶、丝头、鞍子、髻子、缬子、冠子、楼子,为中国芍药品种分类奠定了初步基础。
宋代还有两种芍药谱问世。一是王观著《扬州芍药谱》,“观之谱如攽而益以‘御衣黄’等八种”,以观赏价值按序分等,共为谱三十九种。王观《扬州芍药谱》是他于熙宁八年(1075)任江都知府时所作。该书详尽地总结了栽培经验,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另一种是孔武仲著《芍药谱》,该谱著于元佑年间(1086~1094)为扬州学官时所作。该书序中写道:“扬州芍药名于天下,与洛阳牡丹俱贵于时。……,余官于扬,学讲习之暇,常栽而定之,盖可纪者三十有三种,乃具列其名,从而释之”。到了明代,包含有关记述芍药品种的著作,如《遵生八笺》、《群芳谱》等,其中记载的芍药品种,多抄录前谱。清代陈淏子著《花镜》中,记载芍药品种多达88种,并首次提出以花色为依据进行品种分类。这些都不是芍药的专著。

《芍药谱》Manual of Herbaceous Peony

宋代芍药专著。同名书有3种:
❶又称《维扬芍药谱》。刘攽撰。攽字贡父,江西清江人。作者在广陵历览私家园圃及佛舍所种芍药3万余株而写成此谱。书成于1073年,主要记载扬州芍药品种31个,评为7等,并有附图。本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芍药专谱。
❷又题为《扬州芍药谱》。王观撰。观字达叟,江苏如皋人。宋代扬州芍药名闻天下,与洛阳牡丹并称。作者任江都县期间,根据所见所闻于1075年写成本谱。开卷论述芍药分株、培壅、整枝等法;接着分别描述39个芍药品种的主要性状;书末则有后论。
❸又题为《芍药谱图序》。孔武仲撰。武仲字常甫,江西新淦(今新干县)人,与刘攽、王观同时。作者为官扬州时,根据见闻,写成本谱。原有附图,已失传;然而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内收有本书全文。书首写有扬州芍药栽培之盛况,接着描述33个著名品种的名称、来源与花器特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