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苏中战役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苏中战役Suzhong zhanyi亦称“七战七捷”。国民党军继围攻中原解放区后, 1946年7月中旬, 集中正规军50万人, 向华东解放区的苏中、淮北、淮南、鲁南、胶济铁路等地区发动进攻。其中进攻苏中解放区的兵力为5个整编师15个旅约12万人, 由南通至泰州一线大举进犯。华中野战军集中主力19个团3万余人, 在粟裕、谭震林指挥下, 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 再转至外线”的指示,采取集中优势兵力, 在运动中寻机各个歼敌的方针, 奋起迎击。战役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7月13日至8月3日为第 一阶段。华中野战军连续进行了宣(家堡) 泰(兴)战斗,如(皋)南 (通)战斗,海安运动防御战。8月3日, 主动撤出海安, 进行短期休整。8月10日至31 日为第二阶段, 华中野战军连续进行了李堡战斗, 丁堰、林梓战斗, 如(皋) 黄 (桥)公路遭遇战,邵伯防御战。至此,苏中战役胜利结束,历时45天,歼敌6个旅、5个交通警察大队共5.3万人,占国民党军进攻苏中解放区全部兵力的五分之二, 取得了在内线歼灭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的初步经验, 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初期取得的重大胜利之一。中共中央军委将华中野战军依托解放区的有利条件,集中优势兵力,实行分批歼敌的经验, 向全军作了介绍, 希望各区仿照办理。 苏中战役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江苏中部地区粉碎国民党进犯的战役。1946年7月,国民党军12万人向苏中解放区进犯。华中解放军主力3万余人,采取大踏步进退、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法,从7月13日至8月27日,在苏中进行反击,七战七捷,歼敌5万余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