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苛政猛于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苛政猛于虎》见《礼记·檀弓下》,战国孔子后学撰。该文生动记述了孔子路遇墓前哭妇有感而发的情景。妇人公爹死于虎,其夫死于虎,其子又死于虎,当孔子询问为何不放弃捕虎时,妇人答以“无苛政”。于是孔子感慨万千,要随从弟子们“识之,苛政猛于虎”。孔子一贯主张“仁者爱人”,反对粗暴残忍,这里即表现出对下层人民的某些同情,“苛政猛于虎”的概括也尖锐批评了统治者的残暴。该文篇幅短小,却有细腻传神之笔。路过泰山,有妇人哭声,“夫子式而听之”,可以想见其关切、同情的神态;妇人答毕。孔子立即道:“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对苛政深恶痛绝的情状和语气也十分明显。同时,夫子以师长身份抓住时机现身说法的特点在此也有形象的表现。 苛政猛于虎苛刻繁多的政令和赋税比老虎还要凶猛。《礼记·檀弓下》:“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记住),苛政猛于虎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