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茶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茶壶teapot中国主要茶具之一。唐代以后饮茶已用壶, 称为茶壶, 又称茶注, 也称注子或偏提。以湖南长沙窑烧制的釉下彩绘最孚盛名, 一般以短形小流(即壶嘴)代替了过去的鸡头饰流。但唐代的注子不是饮茶的专用器具, 并且更常用于饮酒。宋元时期,壶的形制有不少改进, 如壶式由饱满变得瘦长,壶体的纹饰由莲瓣形趋向瓜棱纹, 壶的流子多从肩部下移至腹部等。明代中期茶壶才较普遍地成为饮茶专用器皿, 为当时各阶层人们所乐用, 用瓷壶或紫砂壶饮茶蔚然成风。紫砂壶又有良好的保味功能、吸附茶汁增积茶锈、传热缓慢不炙手、冷热急变不易胀裂、可置于炉火炖煮等优点。江苏省宜兴县有丰富的陶土,土质细洁, 因此宜兴的紫砂茶具很快得到发展, 尤以紫砂壶大为流行。宜兴紫砂壶,小巧玲珑,古朴风雅,不仅造型具有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 而且对保持茶汤的香味有其独到之处。茶壶的形制大小, 从品尝茶叶韵味而言, 宜小不宜大。中国闽粤一带在清代也已盛行一种特制的小型茶壶、茶杯泡饮工夫茶。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