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荫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荫监

明、清时官员之子不经考试而入国学取得监生资格者,称荫监。《明史·选举志一》: “入国学者,通谓之监生。举人曰举监,生员曰贡监,品官子弟曰荫监,捐资曰例监。……同一荫监也,有官生,有恩生。” “荫子入监,明初因前代任子之制,文官一品至七品,皆得荫1子以世其禄。后乃渐为限制,在京三品以上方得请荫,谓之官生。出自特恩者,不限官品,谓之恩生。或即与职事,或送监读书。”

荫监

明、清对凭借上代余荫而入监读书者之称谓。详见 “监生”。

荫监

明清国子监监生名目之一。又称“荫监生”、“荫生”。明初沿袭前朝任子之制,定文官一品至七品,皆可荫一子入国子监读书。后改为在京三品以上方可请荫。由此途入监者称“官生”。另有出自皇帝特恩者,不限官品,称“恩生”。凡得荫叙者,由提学官考送部试,按贡生例送国子监读书。清沿明制,凡官员子弟不经考选,凭借祖、父余荫取得监生资格者称荫监。其荫监又分两种:凡遇恩诏予荫者称“恩荫”,因公差军务遇难予荫者称“难荫”,通称“荫生”。名义上是入监读书,事实上只经过一次考试即可授予一定官职。

荫监

清代满、汉官员子弟,遇有国家或皇室庆典,不经考试而得到监生资格者之称。顺治十八年(1661)规定,统领、副都统、阿思阿尼哈番、侍郎、学士以下官员之子弟均可为之。雍正元年(1723)改为三品以下,四品以上官员子弟可得此资格。入监者24个月后,形式上经过一次考试,即可充任八九品官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