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药酒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30 药酒是用白酒或黄酒、葡萄酒、食用酒精等,浸泡各种药材配制而成的具滋补或疗效的酒类。也有用煮酒法或药米同酿法制成。酒精含量通常为20—40%。有滋补作用的称为补酒,如参茸灵酒,杨林肥酒等。有医疗作用的称为药性酒,如茸参虎骨酒、枸杞子酒、五味子药酒、丹参酒、人参酒等。 药酒配制酒的一类。用一味或多味药物浸泡在酒(主要用白酒)中一定时日而成。可用于治疗慢性病。如人参酒、虎骨木瓜酒,十全大补酒等。 药酒一种加入一剂或多剂中药的酒。我国民间用药物酿制成酒,或以酒浸泡药物。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既可作为酒来饮用,又可用它防治疾病。近10余年来,我国医药科学家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一些名药酒作了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证实药酒的保健和治疗作用,尤其是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脂(胆固醇、β-脂蛋白、甘油三酯)和抗衰老等方面均有特殊的理想疗效。现今药酒的酿制,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制作经验,还应用了现代科学技术,使药酒的生产趋向于标准化,并把药酒规范列为国家药典的重要内容,从而保证了疗效的可靠性。药酒的功能、主治病名和病症,古今的理论体系不同,目前很难统一。这也是既重视了它的传统性,又要承认它的科学发展。加入中草药的酒,可将中草药内的大部分有机成分溶解出来,使其更好地发挥生药原有的作用,服用后在体内能迅速发挥药物的疗效。不同的中药配方,制成各种药酒可用来医治各种不同的病症。如用补益类中药人参、鹿茸、冬虫夏草、灵芝、首乌、枸杞等浸泡的药酒,有调补强身、延缓衰老的功效;如用祛风除湿类中药虎骨、蕲蛇、木瓜、五加皮等,能散寒止痛、舒筋活络之作用。药酒的品种繁多,一般制作方法比较简便。由于药酒含有一定量的酒精(乙醇),故只适宜能饮酒者服用,饮用需限量,过量易损伤人体健康。凡患有心血管疾病和肝肾疾病的人,应少饮或不饮;老年人也应严格控制饮量,应根据自身的年龄、体质强弱和嗜好正确酌情使用,才能使药酒发挥功效。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