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萧何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50 萧何?—前193

西汉政治家。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为沛主吏掾。前209年佐刘邦起义。攻占咸阳后收秦丞相御史府藏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户口民情,为刘邦制定政策、指挥战争积累资料。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后,他定计以巴、蜀为基地,招纳贤才,伺机还定三秦,夺取天下。楚汉战争中,荐韩信为大将,自以丞相身份留守关中,建立汉朝的宗庙社稷,制定法律制度,安定人民生活,输送士卒粮饷,支援全国统一战争。汉朝建立,封诸侯。协助刘邦、吕后诛韩信、陈豨、英布等异姓侯王;推行与民休息政策。又以秦律六篇为基础,“取其宜于时者”,制定汉《九章律》,对后世影响很大。

萧何?—前193

汉初大臣。沛(今江苏沛县)人。早年为沛县吏。秦末随刘邦起义。刘邦入咸阳,他收秦丞相、御史府律令、图书,使刘邦得以了解全国山川地势、郡县户口、风土民情。刘邦为汉王,他为丞相。极力推荐韩信任大将。楚汉战争爆发后,他留守关中,侍从太子,稳定地方秩序,主持生产,使关中成为汉军可靠后方。又多次调发关中士卒,输送粮草于前线,使汉军及时得到兵员补充,粮饷供应,为刘邦战胜项羽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刘邦称帝,以他功为最高,位次居第一,封酂侯。助刘邦重定律令制度。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刘邦率兵击陈豨,他助吕后用计诛杀企图反汉之韩信,拜相国。所作《九章律》已佚。

萧何?—前193

汉初沛县(今江苏沛县)人。初任秦沛县吏。秦二世元年 (前209) 随同刘邦起兵,邦为沛公,何为沛丞。汉王元年 (前206),沛公率军进入咸阳。诸将皆争相奔走金帛财物之府,而何独先入秦丞相御史府,收其律令图书藏之。因此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户口多少及社会民情。沛公立为汉王后,何建议刘邦先据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然后占有巴蜀,还定三秦,以图天下。汉王采纳了萧何的建议,并以何为丞相。何推荐韩信,汉王以为大将军,令其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镇抚后方,使给军食。汉王二年,刘邦领兵与项羽争斗。何乃留守关中,供应前方粮饷,及时兵员,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可靠根据地。汉王五年,刘邦称帝。以萧何功劳劳最大,名列第一。 先封为酇侯, 食邑八千户。 又悉封何父母兄弟十余人,皆有食邑; 另增封何二千户。高帝刘邦还令何制定汉律,何遂参照秦法,增设新令,制定了 《九章律》。高帝十一年 (前196),何协助吕后捕杀淮阴侯韩信,拜为相国。及高帝死,惠帝即位,何仍为相国。何病危时,惠帝亲自前往探视。于是他推荐曹参继任相国,于惠帝二年 (前193)病故。谥曰文终侯。子萧禄袭爵。

萧何?—前193

秦末沛县(今江苏)人。曾为沛县吏,后随刘邦起兵攻入咸阳。何搜集秦朝的律令图书,得以确掌全国山川险要、郡县户口、社会情况。刘邦为汉王时,封为丞相。楚汉战争中,留守关中补兵馈饷。汉朝建立后,论功第一,封为酂侯。汉之律令典章多由其制定。所作《九章律》,已佚。


萧何?—前193

汉初大臣。沛县(今属江苏)人。原为县吏,佐刘邦起义。攻入咸阳时,他收藏秦政府律令图书,以备后用。楚汉战争中,荐韩信为大将,自己以丞相身分留守关中,输送粮饷士卒,对消灭项羽,建立汉朝贡献很大。后封酂侯,曾协助高祖杀韩信等异姓诸侯王,定律令制度。作《九章律》,今佚。

萧何?~前193

西汉初名臣。沛(今江苏沛县)人。初以文无害为沛县主吏掾,常常以工作之便护佑刘邦。秦末佐刘邦起义。义军入咸阳,诸将皆争分金帛财物,独他收取秦政府的律令图书,从而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和当时的社会情况。楚汉相争中,荐韩信为大将,以丞相身份留守关中,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王朝起了重要作用。以功第一封为酂侯,为汉开国名相。他亲自制定汉律令制度,协助刘邦消灭韩信、陈豨、英布等异姓诸侯王。所作《九章律》(今佚)在中国法制史上有重要地位。汉定都长安后,由他主持营建工程。他认为:“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亡(无)以重威”(《汉书·高帝纪》)。他治未央宫,所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均体现了“壮丽重威”的建设原则。其居家置田宅,必取穷僻处,不治垣屋。说:“令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汉书·萧何传》)。临终前向惠帝推荐曹参继任汉相。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4: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