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董存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董存瑞1929—1948Dongcunrui董存瑞于1945年7月参加了八路军。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里,董存瑞迅速成长为一个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的战役打响了。董存瑞和他的战友们很快就把隆化中学的外围打开了。但在隆化中学外侧的一座桥上的桥型暗堡, 拦住了部队的冲锋。冲在前面的战友牺牲了。董存瑞再次请求作战。在战友郅顺义的配合下,董存端怀抱炸药包窜到桥型碉堡底下。但是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桥墩,四周空空,连个支炸药包的东西也没有。这时,敌人还在死命挣扎, 碉堡里又探出的十几个暗枪眼,“吐吐地”喷着火舌。怎么办?我军的冲锋号已经响起,大批后续部队攻上来了。董存瑞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为了胜利、为了新中国,就是自己粉身碎骨也要把敌人的碉堡炸掉!想到这里,董存端毫不犹豫的跨到桥底中央,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猛地拉开了导火索。轰天崩地一声巨响,热浪在他的周围卷起,他感到他用他全部生命的力量冲开了这座顽固的堡垒,胜利的大道打开了。群山轰鸣着巨响,英雄的战士们回应着英雄的临终遗言, 红旗在隆化中学的上空迎风呼啦、呼啦地飘着。 董存瑞传记体电影文学剧本。丁洪等作。写于1956年。描述了董存瑞从农村青年成长为革命英雄的生活历程,歌颂了董存瑞的英勇献身精神。从一个侧面再现了解放军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战斗生活。 董存瑞1929—1948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英雄。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人。1940年参加儿童团,并被选为南山堡的儿童团长。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荣立3次大功,4次小功,荣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担任班长的班,荣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1948年5月26日在解放隆化城的战斗中,他担任连爆破组长,带领战友炸毁敌人碉堡9座。当部队向敌军司令部驻处——隆化中学发起冲锋时,被桥上敌人暗堡六挺机枪火力阴拦。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在战友郅顺义的掩护下,执行炸掉桥上暗堡的任务。当他冲到桥下时,找不到安放炸药包的合适位置,部队总攻时刻快到了,他心急如焚,毅然走到桥底中央,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线,望着战友大声呼喊:“同志们,为了胜利,前进!”炸毁碉堡,壮烈牺牲。战后,中共十一纵队党委追授他“战斗英雄”、“模范党员”称号,命名他领导的班为“董存瑞班”。隆化中学被冀热察行政公署命名为“存瑞中学”。朱德同志于1957年5月为董存瑞烈士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电影故事片。长春电影制片厂1955年出品。编剧:丁洪、赵寰、董晓华;导演: 郭维;摄影:包杰;主要演员:张良、杨启天、张莹、周周。故事梗概: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还没到参军年龄的一对民兵小伙伴——董存瑞、郅振标,经过苦苦哀求,终于光荣地参加了八路军。日本鬼子投降了,蒋介石却又挑起了内战。蒋军的罪恶行径激起了董存瑞的刻骨仇恨。部队的培养,战争的磨炼,使董存瑞在革命的道路上迅速成长。解放隆化的战斗打响了,敌军桥型暗堡的火力对我攻城部队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减少战友的伤亡,夺取战斗的胜利,爆破队长董存瑞奋不顾身冲到桥下,决定炸掉这座碉堡。可一时找不到支架,无法架上炸药。为了争取时间,他毅然用手托起炸药包,燃起了导火索。在这生命的最后瞬间,他向战友们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随着一声巨响,桥型暗堡被粉碎了,董存瑞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战友们踏着英雄的足迹解放了隆化,跨上了新的征程。该片1955年获全国优秀影片一等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