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藻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藻井中国传统建筑顶棚上的一种装修形式处理,一般为方形、多角形和圆形,呈向上凹进如穹窿状的一个部分,上面有雕刻或彩画。这种形式主要用在有佛像和神像的洞窟与建筑上。帝王的座位顶上相应的天花部分也有藻井。北京故宫太和殿九龙宝座的顶上有绘制的龙纹藻井。 藻井又称绮井、复海,是中国古代建筑室内一种顶部呈穹窿状的天花。常用在宫殿、寺庙中的佛殿宝座、佛坛上方等最重要的部位。有四角覆斗形、八角覆斗形或近于半球形。内绘彩画或镂雕花纹,多为水藻、莲花等图案。不仅有装饰性,且蕴有水生之物以压火的含义。藻井源于古代穴居顶上的通风采光口,唐代明确规定:非王公之居,不施重拱藻井。宋代把方井、八角井和斗八三层迭合的称“斗八藻井”。宋以后藻井趋向细巧。明代多将八角井与斗八合一。民间建筑藻井从八角井起,依次挑出斜拱,作螺旋状,逐层缩小,簇于顶心,颇富于装饰性。藻井一词,最早见于汉赋。 太和殿藻井 藻井Zaojing我国传统建筑中顶棚上的一种装修处理。一般作成方形、多角形、圆形的向上凹进如穹窿状形式,上面雕刻或彩画装饰图案。多用于佛、神、帝王室座顶上相应处的天花板上。如北京故宫太和殿九龙室座上部的龙纹藻井。 藻井中国古代建筑室内顶棚向上凹起,并饰以花纹的部分。常用在宫殿、寺庙的宝座、佛坛上方等重要的部位,使这部分的空间醒目突出。它产生于古代穴居顶上的通风采光口,汉 《西京赋》中 “藻井当栋中,交木如井,画以藻文” 最早描写了藻井的形式,在汉代崖墓中已有 “覆斗形藻井” 的形象。我国现存最早的藻井是建于984年的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的方井抹去四角,上面叠合三层角梁的斗八藻井,宋代以后的藻井渐趋细巧,如金代应县净土寺大殿的藻井上层,以24朵斗拱加以装饰覆盖。故宫太和殿的清代藻井(如图)在八角井上形成 一圆井,中间雕刻垂首衔珠的飞龙,是清代建筑最华贵的藻井形式。江南民居建筑中最简洁的藻井,则以深栗色的梁、椽,配以磨光的望砖和白色粉刷,显得清新素雅。 藻井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