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虎符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虎符制用虎符发兵的制度。《金史·百官志》: “虎符之制: 承安元年 (公元1196年) 制,以礼官言,汉与郡国守相为铜虎符,唐以铜鱼符,起军旅、易守长等用之。至是,斟酌汉、唐典故,其符用虎,并5左1右,左者留御前,以侍臣亲密者掌之,其右符随路统军司、招讨司长官主之,缺则次官主之。若发兵300人以上及征兵、召易本司长贰官,从尚书省奏请左第1符,近侍局以囊封付主奏者,尚书备录圣旨,与符以函同封,用尚书省印记之,皆专使带牌驰送至彼。主符者视其封,以右符勘合,然后奉行,若一有参差者,不敢承用。主者复用囊封贮左符,上用职印,具发兵状与符以本司印封,即日还付使者,送尚书省以进,乃更其封,以付内掌之人。若复有事,左符以次出,周而复始。仍各置历注付受日月。若盗贼急速不客先陈者,虽300人以上,其掌兵官司亦许给付,随即言上,诏即施行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