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虫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虫积中医病症名。指因体内寄生虫引起的病症。虫多指蛔虫、寸白虫(绦虫)或蛲虫等。若脏腑虚弱,饮食不洁,或素体湿热偏盛,均易引起虫积。虫积体内,可出现面黄肌瘦、神疲乏力等症。蛔虫为病,多见肚脐周围疼痛,时轻时重,时作时止,面部可见黄白色虫斑等。虫动于体内,严重时可见脘腹部剧痛,呕吐蛔虫,神情烦躁,四肢发凉(又称“蛔厥”)。绦虫为病,可见腹痛泄泻、皮下结块、面黄肌瘦乏力等症。蛲虫则常发于小儿,引起肛门奇痒、夜眠不安、消瘦烦躁等症。治疗宜用驱虫为大法,兼调理脾胃。 虫积病名。临床以腹痛时作,口吐青水涎沫,或吐蛔,面色变易不常,嗜食异物,日久面黄肌瘦为特征。儿童多见。因饮食不洁,虫居肠内,扰乱脾胃气机,耗伤脏腑气血所致。虫积日久则为疳证。治疗以驱蛔杀虫,调理脾胃为原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