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蜗牛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蜗牛woniu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肺螺亚纲,蜗牛科。壳一般呈低圆锥形,右旋或左旋。头部显著,具有触角2对,大的1对顶端有眼。头的腹面有口,口内具有齿舌,可用以刮取食物。腹足扁平宽大,足底有腺体,爬动时能分泌粘液,粘液遇空气即迅速干燥,在爬过的地方留下明亮的痕迹。陆生,栖息于潮湿阴暗地区。由于外套腔壁富有血管,能进行气体交换,特称为“肺”。遇环境干燥或冬眠时,可由腹足后端腺体分泌白色粘液膜(膜厣)封闭壳口。夜间或雨后外出,嗅觉灵敏。主食绿色植物,为农业害虫;也是畜、禽类寄生吸虫的中间宿主。种类较多。分布较广的如灰蜗牛 (Fruticicola ravida)、北京华蜗牛(Cathaica pekinensis)等。大型种类的肉可食用,在法国盛行吃蜗牛。近年我国南方各省区也进行人工养殖,自食或出口。目前已知我国最大的蜗牛为褐云玛瑙螺(Achatina fulica),壳高11厘米,宽7.5厘米,重约390克。 蜗牛带有1个较低圆锥形贝壳的陆生软体动物。身体主要分为头部、颈部、躯干部和腹足。蜗牛喜欢在阴湿、夜晚或雨后出来活动。有些大型蜗牛肉可做成数十种风味独特的名菜。营养极为丰富。如褐云玛瑙螺肉(干肉)中,每100克含粗蛋白质60.42克,比鸡蛋还多,而所含脂肪只有3.85克,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滋补壮身的食品。此外,蜗牛肉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丰富的钙质和微量元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蜗牛还有清热解毒的药用价值。近年,从蜗牛体内提取的蜗牛素、催产素和凝血素等,均有显著医疗效果。我国广东、广西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最喜食蜗牛,现已普及北方各省地。全国各地可食蜗牛种类较多。为食养兼食疗的易得动物食品。用活蜗牛加工菜肴之前,须先将蜗牛放在凉爽潮湿处存养2天,当其排净内脏废物后,再放入清水盆中,加适量的盐、醋缓慢搅拌,使杂质和粘液浮到水面,半小时后,再换清水冲洗干净,即可除去内脏取肉烹调。如是选用蜗牛冻肉,在解冻后即可直接烹制。蜗牛是一种饲养管理简便、生长繁殖极快、饲料来源广、经济价值较高的优良蛋白质食物。老年人可以把它作为家庭副业进行饲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