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蝉chán❶也称“金蝉”“金附蝉”。汉代侍中、中常侍等贵近之臣的冠饰,后天子、诸王、贵臣均有服用。以金银箔做成蝉形,饰于冠额正中。金取坚刚,蝉取居高饮洁。沿用至明代,各有损益。宋代官吏所戴之冠,不仅在额前饰玳瑁蝉,且于两侧各缀三枚白玉小蝉;左边则插以貂尾。《后汉书·舆服志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晋崔豹《古今注》卷上:“蝉取其清虚识变也。在位者有文而不自耀,有武而不示人,清虚自牧,识时而动也。”南朝梁江淹《萧让剑履殊礼表》:“金蝉绿绶,未能蔼其采。”《梁书·昭明太子传》:“旧制,太子著远游冠,金蝉翠緌缨;至是,诏加金博山。”《北史·魏任城王云传》:“高祖、世宗皆有女侍中官,未见缀金蝉于象珥,极鼲貂于鬓发。”《隋书·礼仪志七》:“貂蝉,案《汉官》:‘侍内金蝉左貂,金取刚固,蝉取高洁也。’董巴《志》曰:‘内常侍,右貂金珰,银附蝉,内书令亦同此。’今宦者去貂,内史令金蝉右貂,纳言金蝉左貂。”《旧唐书·舆服志》:“远游三梁冠,黑介帻,青緌,皆诸王服之,亲王则加金附蝉。”宋张孝祥《鹧鸪天·赠钱横州子山》:“居玉铉,拥金蝉。”《明史·舆服志三》:“侯七梁,笼巾貂蝉,立笔四折,四柱,香草四段,前后金蝉。” 蝉(选自宋人《名臣图》) 蝉Chan同翅目昆虫,俗称知了。触角刚毛状,刺吸式口器;两对膜翅,静止时在体背呈屋脊状;雄蝉腹部具发音器,可发音求偶或报警。渐变态,卵产于树皮内,若虫在土壤中发育,最后一次蜕皮时爬出地面羽化为成虫。蝉不仅吸食树汁,而且产卵时损伤树皮,为林木的害虫。蝉的若虫被虫草菌寄生而死亡称为蝉花,可入药,蝉最后一次蜕皮的壳称为蝉蜕,亦可入药。 蝉Cryptotympana俗称知了。昆虫纲,同翅目,蝉科。大中型昆虫。头部具复眼一对,单眼3个。刺吸式口器自头腹面向后延伸至两前足的基部间。翅两对,形相似,质透明,薄膜状。翅脉坚硬。静止时,双翅相叠,呈屋面状覆盖于背面。雄虫腹部具发音器,盛夏时,能连续发出鸣声;雌虫不发声,但腹部有听器。成虫吸食植物汁液。幼虫栖居土中,吸食根汁,危害农业。蝉蜕可供药用,如蚱蝉(C.atra)。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