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蝎xieButhus martensi无脊椎动物,蛛形纲,钳蝎科。又称东亚钳蝎。体表覆有几丁质化的硬皮。头胸部短,螯肢和脚须均呈螯状。腹部长,分为前腹和后腹,前腹7节,后腹5节,末端具有 1 个尾刺,内 具毒腺,毒液极毒。后腹能向前弯曲,为御敌和捕食器官。栖于干燥地带。昼伏于碎石、树皮等物下面或土穴中,夜出觅食,主食昆虫、蜘蛛和多足纲动物。卵胎生。干燥虫体可入药,称为全蝎、主治惊风抽搐、风湿痛等症。现已进行人工饲养。 图 158 蝎 蝎Xie节肢动物门蛛形纲的种类,已知有800多种。体长,背腹扁平,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附肢6对,第2对须肢发达;前腹部宽,后腹部窄,末端具尾刺,可分泌毒液。蝎陆栖,夜行性,肉食性。其后腹部通常弯向体背,随时准备捕杀猎物,如昆虫、蠕虫等。蝎亦螯人,人被螯后局部皮肤红肿疼痛,还会引起头晕眼花、出冷汗等全身性反应热带地区生活的大型蝎子(体长可达200多毫米)螯人后可致人于死命。我国分布的蝎类一般在30—90毫米。蝎具残食习性,雌蝎在交尾后通常吃掉雄蝎。卵胎生,初产幼蝎常爬在母蝎背上。全蝎、蝎梢(去毒的尾部)和蝎毒均可入药,治疗多种疾病。在我国已人工养殖。 交配前的一对蝎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