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血凝和止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血凝和止血Xuening he zhi xue

小血管损伤后,血液将流出血管,在正常人,数分种后出血将自行停止,称为生理止血。其中血液由可流动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叫血液凝固或血凝。血凝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机能之一,它可使机体不致因意外损伤而过度失血。若血凝机制发生障碍或变异,常会导致出血不止或血管内血栓的形成。
血凝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其最终是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不溶性纤维蛋白呈细丝状,相互交织重叠,把血细胞网罗其中,使可流动的血液变成胶冻状的血凝块。在血小板的作用下,血块回缩变硬,同时析出清澈透明的液体(即血清)。血小板在生理止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在创伤发生后,迅速地粘附于创伤处,聚集成团起到阻止血液外流的作用,同时能加速血凝过程,在血凝块(松软的止血栓)形成后,使其回缩成为坚实的止血栓。
当机体受到外伤引起出血时,必须进行止血处理。若血液只是渗出,找不到明显出血点,属小血管出血,用干净纱布压紧伤口即可;若血液是缓慢不断地流出,可能是静脉损伤,一般抬高出血肢体,并用纱布扎紧出血部位;若血液呈搏动性喷出血量较多,多是动脉出血,危险性大,必须急救,临时可用拇指压迫出血部位的近心侧止血,马上送医院抢救。如果一次出血量超出全身总血量的20%时,必须进行输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