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袁世凯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袁世凯

即《宦海升沉录》。

142 袁世凯1859—1916

清末大臣、北洋军阀首领、中华民国大总统。字慰亭,别号容庵。河南项城人。光绪八年(1882)随淮军提督吴长庆至朝鲜,负责前敌营务处。1885年任清政府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全权代表。1894年回国。次年以道员衔驻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1897年升为直隶按察使。戊戌变法时,表面赞成维新,暗中却向顽固派告密,出卖维新派,因得慈禧太后宠信。1901年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翌年实授。1903年奏请改革兵制,成立练兵处,任会办大臣,1905年将北洋军扩编至6镇约7万余人,从此成为北洋军阀首领。1907年调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1909年1月被罢免。1911年武昌起义时,出任内阁总理大臣,掌握军政大权。后既以武力胁迫革命派让权,又迫清帝退位。1912年3月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北京建立起北洋军阀政府。1913年派人暗杀国民党人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后又强行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中华民国约法》,加强专制权力。1915年5月,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以图恢复帝制。12月正式宣布洪宪帝制复辟,改次年为洪宪元年,遭举国一致反对。1916年3月被迫撤销帝制。6月6日病死。

袁世凯1859-1916Yuan Shikai

北洋军阀首领。字慰庭(又作慰廷、慰亭),别号容庵。河南项城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其叔祖袁甲三是淮军将领,靠镇压捻军起家,官至河漕总督。胞叔袁保庆随袁甲三屠杀起义农民,官至道员。其父袁保中未入仕途。他从小被过继给袁保庆,袁保庆死后则跟随堂叔袁保恒。虽有名师授业,无奈他受不得寒窗之苦,专想靠投机介身仕途。1878年(光绪四年),靠花钱捐了一个中书科小官,得以结识徐世昌。1881年投靠袁保庆的好友、淮军将领吴长庆,从此发迹于官场。1882年随吴长庆入朝鲜,负责前故营务处。因协助朝鲜国王镇压汉城兵变,经吴长庆请功,被清廷提升为同知衔。不久,他利用与李鸿章的关系,1885年被保荐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权代表,以三品道员升用,从而排挤吴长庆,成为朝鲜的太上皇。1894年,受日本驻朝代理馆务书记官杉村的怂恿,电请清政府派兵入朝镇压东学党起义。日本暗中派出大量军队入朝,并占据汉城。不久,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他仓皇逃回国内。甲午战争后,清廷开始训练新式陆军。他经过多方钻营,在1895年接替胡燏棻,到天津以南的小站练兵。到任后,招募大批青壮年,扩编为7000多人的“新建陆军”。聘请德国教官,采用新的训练方法,分马、步、炮、工、辎等兵种,全部洋式装备,成为当时中国最现代化的部队之一。为了牢固掌握兵权,又进一步培植一大批亲信,网罗段祺瑞、冯国璋、王世珍、徐世昌、曹锟、张勋等人,委以重任,为北洋军阀集团准备班底。因练兵有功,1897年擢为直隶按察使,专管练兵事宜。戊戌变法时期,伪装赞成维新,一度参加维新团体——强学会,骗取维新派的信任。9月16日,光绪帝赏他候补侍郎衔,办理练兵事务。18日,形势急转,维新派与顽固派斗争处于白热化,谭嗣同夜访,要求他杀荣禄,除旧党。他当即表示:“诛荣禄如杀一狗耳。”但隔日下午却跑到天津向荣禄告密。因告密有功,戊戌政变后,深得慈禧太后和荣禄信任。1899年1月那拉氏赏他西苑门内骑马,6月正式任命为工部右侍郎。
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后,帝国主义各国强令清政府派他到山东镇压义和团。是年冬,他接替毓贤,署理山东巡抚。到任后,立即颁布《禁止义和拳匪告示》,残酷屠杀团民,焚毁坛场,镇压山东方兴未艾的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为保存实力,又免于得罪帝国主义主子,他阳奉阴违,不肯与八国联军交战。而暗地里却与张之洞、刘坤一、李鸿章相勾结,参与帝国主义一手策划的旨在分裂中国,并为其能集中兵力镇压北方义和团的“东南互保”。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役中,荣禄的武卫军五个军就有四个军几乎崩溃,唯独他的武卫右军被保存下来,这为他以后独揽军政大权保留了资本。李鸿章死后,他于1901年11月受命署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次年实授。在以后几年里,先后还兼任练兵处会办大臣、政务大臣、电政大臣、铁路大臣等职。借编练新军、改革军制之机,进一步扩充其武装力量,建成北洋六镇。其中除第一镇由满洲贵族铁良统率外,其余五镇都成了他的嫡系,受其统制。以后,又将北洋军的势力由直隶扩展到山东、河南、江苏及东三省。并与其部属主要将领结成死党,逐渐形成为一个以他为头子的武装政治集团——北洋军阀集团。从此,他集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军事等大权于一身,成为左右清廷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1907年,清廷为削减他手中的权力,采用明升暗降的办法,任命他为军机大臣兼外务会办大臣又兼尚书。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相继死去,宣统皇帝即位,醇亲王载沣摄政。载沣以其有“足疾”为由,命其回籍养疴,解除一切职务。但他并未回原籍,而是躲在交通便利的彰德(今商邱),操纵旧部,窥视形势,伺机再起。
1911年(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派陆军大臣荫昌率北洋军队去武昌镇压革命,但北洋军主要将领多不听荫昌指挥,清政府只好起用袁世凯挽回危局。经过几翻讨价还价,清政府最后任命他为内阁总理,才率军奔赴前线。不久回京组阁,掌握了全国统治权。面对全国形势,他认为清朝统治实难恢复,但要用武力扑灭革命也确非易事。于是决定采取欺骗手法,派人南下与革命党人谈判,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当上中华民国的合法大总统;另一方面用武力逼宫,迫使清帝退位。在帝国主义支持下,他实现了其反革命目的,于1912年3月10日,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正式建立起地主买办联合专政的北洋军阀政权。不久他派人刺杀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在取得“善后大借款”后,又镇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发动的反对其独裁统治的“二次革命”,从此便开始了复辟帝制的阴谋活动。1914年,公然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取消国务院,辛亥革命后所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全被摧毁。为了换取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1915年5月接受了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2月12日宣布复辟帝制,次日在北京居仁堂接受百官朝贺,决定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并于元旦登极。这一倒行逆施之举,立即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组成护国军,通电讨袁,宣布独立,许多省份相继响应。1916年3月22日他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但仍想保住大总统的宝座。然在举国反对之下,他已众叛亲离,忧惧成疾。6月6日,在亿万人唾骂声中,结束了可耻的一生。

一心复辟帝制的袁世凯在北京天坛祭天

袁世凯1859—1916

北洋军阀首领。河南项城人。字慰亭(又作慰庭),号容庵。出身官僚地主家庭。生父袁保中,捐过同知,是横霸乡里的大地主。叔父袁保庆曾任江南盐巡道。袁世凯十七岁时,过继给袁保庆为嗣子。他自幼性格骄矜浮器,狂傲自负,懒于攻读,两次以拔贡参加乡试,均落第而归。他凭借袁保庆同淮军统领吴长庆的友情,于光绪七年(1881年)投靠吴长庆。时“通州才子”张謇正在吴幕,袁拜以为师,学习诗文。后任庆军营务处帮办。次年,朝鲜“壬午兵变”发生,袁随吴入朝鲜,负责前敌营务处。因协助朝鲜国王李熙镇压兵变,清政府奖叙五品同知衔。光绪十年(1884年),得李鸿章奏举,以“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事务”,在朝鲜帮办军务和办理政务。光绪二十一年,以道员衔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军”。戊戌变法期间,伪装进步,赞同变法,却向荣禄告密,出卖维新派,取得慈禧太后宠信。二十五年升任山东巡抚,勾结德国侵略者,残酷镇压义和团。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时,参加刘坤一、张之洞策划的“东南互保”。次年因李鸿章临终时所荐,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光绪二十九年为练兵处会办大臣,主持训练新军,后借改革军制扩编北洋军为六镇,成为北洋军阀最高首领。咸丰三十三年调任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宣统元年(1909年)初被摄政王载沣罢职。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时,凭借北洋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支持,出任内阁总理大臣。他施展反革命两面派手法,既诱使革命派妥协议和,又挟制清帝退位,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在北京建立地主、买办联合专政的北洋军阀政府。民国二年二月(1913年3月)国会召开前夕,指使赵秉钧派人刺杀宋教仁,并在取得“善后大借款”后,发动内战,镇压孙中山领导的讨袁军。后又解散国会,篡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卖行专制独裁,鼓吹“尊孔读经”,为复辟制造舆论。民国四年三月二十六日(1915年5月9日),他接受日本提出的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同年十一月(12月)宣布恢复帝制,改次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即皇帝位。十一月十九日(12月25日)蔡锷等在云南发难,反对帝制,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等省先后响应。民国五年二月十九日(1916年3月22日),袁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五月六日(6月6日)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中忧惧而死。

袁世凯1859—1916Yuanshikai

北洋军阀首领。字慰亭(又作慰庭),号容庵。1859年9月16日(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生于河南的项城县张营村。早年投靠淮军吴长庆,捐同知衔,任驻朝鲜通商大臣。1892年授道员。1894年回国,次年12月被派往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组成后来北洋军阀的班底。戊戌变法时伪装赞成变法,又向荣禄告密,出卖维新派,取得慈禧太后的宠信。1899年升任山东巡抚,残酷镇压义和团。次年,八国联军侵犯北京,参加刘坤一、张之洞策划的“东南互保”。1901年署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及练兵处会办大臣,以实行“新政”为名扩编北洋军,成为北洋军首领和清朝官吏中最有实力的人物。为削夺其权,1907年明升暗降任其为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1909年被摄政王载沣勒令回家“养病”。1911年武昌起义后,在帝国主义支持下任内阁总理大臣,陈兵长江,一面胁迫孙中山让位,一面强迫清帝退位,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在北京建立地主买办专政的北洋军阀政权。1913年派人刺杀革命党人宋教仁。接着从五国银行团取得“善后大借款”充作军费,镇压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10月派军警胁迫国会选他为正式大总统。后解散国会,撕毁《临时约法》,另行炮制《袁记约法》,实行独裁专制。1915年5月为取得日本支持,复辟帝制,接受了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2月12日公然宣布接受帝位,次年改元洪宪元年。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抗,1916年3月22日,袁被迫取消帝制,仍称大总统。6月6日,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中忧惧而死。

袁世凯1859—1916

北洋军阀首领。字慰亭,又作慰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早年投靠淮军统领吴长庆,入驻朝鲜,任驻朝交涉通商事宜全权代表。1892年授道员。1895年被派驻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军”,网罗党羽、培植亲信.奠定北洋军阀班底。戊戌维新期间,参加强学会,投机维新运动,后向荣禄告密,出卖维新派,促成戊戌政变,得慈禧太后垂青。1899年任山东巡抚时,残酷镇压义和团,并参与“东南互保”阴谋。1901年继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903年又任清政府练兵处会办大臣。至1905年练成北洋军六镇,北洋军阀武装政治集团形成,袁为首领。1907年调任军机大臣及外务部尚书之职。1909年被清廷免职,“养病”于河南彰德。武昌起义后,为清廷起用,出任内阁总理,假“武力”、“议和”手段,挟制清帝退位,窃取革命果实。1912年3月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第一个北洋军阀政权。1913年制造“刺宋案”,签订“善后大借款”,以武力镇压“二次革命”。又胁迫国会选自己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后又宣布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专制。1915年5月,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2月,宣布废除共和,改元“洪宪”,演出“洪宪帝制”复辟丑剧。但遭举国反对,蔡锷等在云南首先起兵讨袁,发动护国战争,各省响应。袁四面楚歌,众叛亲离,次年3月,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仍谋霸占大总统职位。6月6日,在全国唾骂声中死去。

袁世凯1859—1916

北洋军阀首领。字慰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1881年投奔淮军,次年随军进驻朝鲜,镇压开化党。1895年,以道员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1898年,出卖维新派,取得慈禧太后的宠信。1899年底调任山东巡抚,勾结帝国主义,镇压义和团运动。1900年6月,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时,参与“东南互保”。1901年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903年任练兵处会办大臣。1905年扩编北洋军共6镇,其中5镇属嫡系,从此成为北洋军阀集团首领。袁的权势日增,引起满族亲贵的猜忌。1907年以 “明升暗降”的办法,调任袁为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迫使他交出军权。1909年初,又被摄政王载沣以 “足疾” 为由免职。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重新起用为内阁总理大臣,一面炫耀北洋武力,威逼革命派议和;一面又借革命声势,逼迫清帝下台。1912年2月,宣统退位,孙中山辞职,袁在帝国主义支持和国内反动势力的帮助下,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在北京建立了北洋军阀政府。1913年派人刺杀国民党领袖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强迫国会选他为正式大总统,后又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专制独裁。1915年5月,接受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2月宣布废除共和,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遭到全国人民的声讨,迫使袁于1916年3月22日撤销帝制,但仍称大总统。6月6日忧惧而死。

袁世凯

民国初期总统。1859年9月16日生于河南省项城(今项城市)。1881年到山东“庆军”任职。1882年赴朝鲜,1884年回国。1894年到天津,1895年12月起在天津小站练新军。1898年戊戌变法中向荣禄告密,导致变法失败。1900年镇压义和团。1901年11月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905年练成六镇新军,每镇12500人。1909年被夺权。1911年辛亥革命时,一面与孙中山对立,一面迫清帝退位,窃取中华民国大总统职位。1912年2月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15年接受“二十一条”,1916年元旦称帝。3月22日取消帝制。6月6日病逝。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