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袷jiá也作“袷衣”。有衬里的两层衣服。明方以智《通雅》卷三六:“夹衣曰袷。”《史记·匈奴传》:“使者言单于自将伐国有功……服绣袷绮衣、绣袷长襦、锦袷袍各一。”唐颜师古注:“衣裳施里曰袷。”晋潘岳《秋兴赋》:“藉莞蒻,御袷衣。”唐李商隐《春雨》诗:“帐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皮日休《夏首病愈因招鲁望》诗:“晓日清和尚袷衣,夏阴初合掩双扉。”宋郑伯熊《枕上》诗:“清寒入𫄷绤,御袷有余郁。”《清朝通志》卷五八:“皇帝龙袍,色用明黄,棉、袷、纱、裘惟其时,领袖俱石青。”见71页“袷jié”。 袷jié交领,交叠于胸前的衣领,先秦时期男子深衣,妇女袆衣均用交领。《礼记·曲礼下》:“天子视不上于袷,不下于带。”汉郑玄注:“袷,交领也。天子至尊,臣视之目不过此。”唐孔颖达疏:“袷谓朝服祭服之曲领也。”又《玉藻》:“夕深衣……袷二寸。”汉郑玄注:“曲领也。”又《深衣》:“曲袷如矩,以应方。”见68页“袷jiá”。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