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一种关于发展中国家失业和经济发展的模型。这个模型,着重考察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的特征和在工农业之间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处在糊口水平上的农业部门,存在着极低的甚至是负数的边际生产力的剩余劳动。而工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力较高,因而工资较高。这种工资差异,必然引起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逐渐流入现代工业部门。而工业部门吸纳劳动的能力取决于资本积累率,后者又依存于利润水平的高低。当农业部门的全部剩余劳动被工业部门吸收时,整个经济体系就最终达到了充分就业。其结果是工业部门的就业量和生产规模得到扩大,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提高,从而工资水平提高,二元经济结构被打破,国民经济得以均衡发展。这个模型先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1954和1958年提出,后来美国的费景汉和拉尼斯教授在1964年加以完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