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裴岑纪功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裴岑纪功碑

东汉碑。又称《裴岑诛匈奴呼衍王军功碑》、《东汉永和二年(137)碑》。此碑原立于新疆巴里坤县东的松树塘岭,清代以前未见著录,清雍正七年(1729)为垦荒士兵发现,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碑石高1.42米,宽0.6米,已裂成数块,但碑文保存完整,字迹精美,拓本流传至广,驰誉书林。碑文隶书体,6行,行10字,全文云;“惟汉永和二年八月,敦煌太守云中裴岑将郡兵三千人诛呼衍王等,斩馘部众,克敌全师,除西域之灾,蠲四郡之害,边境乂安,振威到此,立海祠以表万世。”碑文提供的史料弥补了史书记载的不足。

247 裴岑纪功碑

东汉隶书碑刻。全称《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记裴岑战胜匈奴呼衍王事。永元二年(137)立于巴里坤(今属新疆)。隶法简古雄劲,兼有篆意。

《裴岑纪功碑》

东汉时期的汉文碑石,立于今巴里坤县石人子乡。原料为青石,碑高1.42米,宽0.6米。刻有隶书60字,内容为记颂永和二年(公元137年)秋,敦煌太守裴岑率领郡兵3000,大破北匈奴呼衍王的史实。此碑现已移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碑文的隶书工整优美,深为国内外书法界所珍重。

裴岑纪功碑

西域古代碑刻名。在新疆巴里坤发现。内容为记述东汉永和二年(137),敦煌太守裴岑率部击败北匈奴呼衍王之事。

裴岑纪功碑

全称“汉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东汉碑刻。永和二年(137)立。乾隆二十二年(1757)发现于新疆巴里坤城西北三里关帝庙前。碑高四尺三寸,宽一尺八寸,共六行,行十字, 隶书。记东汉敦煌太守裴岑战胜匈奴呼衍王事迹。以其上锐下大,孤笋挺立望之如石人,俗呼“石人子”。为研究我国新疆地区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王树枏*《新疆图志》“金石志”、*徐松*《西域水道记》和罗振玉《西陲石刻录》均有著录。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