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见得思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见得思义Jiandesiyi

儒家提出并强调的一种道德规范。意思是在见到可得的利益时,要考虑是否合乎道德原则。语出《论语·子张》:“士见危授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斯可己矣。”认为在危难时能献出生命,看见利益时能想到是否符合道义,这是士应具备的美德。孔子还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貌思恭……见得思义。”儒家重义轻利,主张对于利益要认真考察是否合义,然后再决定取舍,认为这是君子的重要标志。

见得思义

儒家提出并强调的一种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孔子所谓君子九思之一。意谓在见到可得的利益时,要考虑是否合乎道德原则,不义则不为。语出《论语·子张》: “子张曰:‘士见危授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斯可已矣。’”《论语·季氏》:“君子有九思:视思明,所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北宋邢昺疏:“见得思义者,言若有所得,当思义然后取,不可苟也。”孔子认为,见得思义是一个人道德成熟的标志,他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他指出,利而不义,是君子所不取的,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表现了他重义轻利的道德思想倾向和道德价值取向,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41:40